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稳定论文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7页
   ·电力系统稳定及其数字仿真第11-12页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第12-17页
     ·EEAC 基本原理第12-16页
     ·EEAC 对电压稳定的贡献第16-17页
     ·EEAC 对暂态稳定理论研究的贡献第17页
   ·直流简单模型及负荷模型对交直流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第17-18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其预防控制研究第18-25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定义及其分析方法第19页
     ·静态电压稳定第19-21页
     ·静态电压稳定控制第21-22页
     ·动态电压稳定第22-24页
     ·动态电压稳定控制第24-25页
   ·电力市场下无功定价的研究第25-28页
     ·基于各种精确数学模型的无功定价方法第25-27页
     ·基于规则的无功费用收取第27-28页
   ·本文主要围绕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做了以下工作第28页
 参考文献第28-37页
第二章 HVDC 简单模型对系统稳定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第37-62页
   ·引言第37页
   ·直流系统三种模型第37-42页
     ·简单模型第37-39页
     ·响应模型第39-40页
     ·详细模型第40-42页
   ·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第42-43页
   ·暂态电压安全和暂态电压安全裕度第43-45页
     ·暂态电压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性裕度第43-44页
     ·暂态电压跌落和暂态电压跌落可接受裕度第44-45页
   ·直流简单模型对交直流系统功角稳定仿真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第45-57页
     ·直流简单模型对交直流系统稳定仿真计算的精度分析第46-51页
     ·直流简单模型在系统不同负荷模型时的仿真计算精度分析第51-57页
   ·直流简单模型对暂态电压安全计算精度的影响分析第57-60页
   ·结语第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三章 受端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2-76页
   ·引言第62页
   ·不同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2-70页
     ·动态负荷模型和恒功率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3-68页
     ·恒阻抗负荷和恒电流负荷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68-69页
     ·不同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功角稳定性影响分析的总结第69-70页
   ·不同负荷模型对多馈入交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安全性的影响第70-74页
   ·结语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章 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安全预防控制的优化第76-92页
   ·引言第76-77页
   ·暂态电压安全预防控制的优化第77-84页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77-78页
     ·优化模型的求解第78-79页
     ·仿真计算第79-84页
   ·无功调控对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和输电功率极限的影响分析第84-90页
     ·算例分析第84-86页
     ·机理分析第86-89页
     ·安徽电网的实例仿真第89-90页
   ·结语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第五章 考虑电压稳定性的无功定价研究第92-110页
   ·引言第92-93页
   ·基于最优潮流的无功定价第93-95页
   ·考虑电压稳定性的无功定价第95-104页
     ·无功报价模型第95-96页
     ·无功定价的数学模型第96-102页
     ·算例分析第102-104页
   ·等耗量微增率与电力市场统一边际价的联系第104-108页
   ·结语第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附录A IEEE39 节点系统数据第112-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应分层分区电力市场发展的新电力交易市场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沌载波优化及行波多分辨理论的输电网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