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8页 |
Abstract | 第18-26页 |
符号及缩略语 | 第26-29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29-140页 |
第一章 肉鸡PHS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30-44页 |
1 肉鸡PH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心输出量增加 | 第30-31页 |
·血液流过肺脏阻力增加 | 第31-33页 |
·血液粘滞度增加 | 第31页 |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 第31页 |
·肺血管容量不足 | 第31页 |
·肺血管重构和肺血管收缩 | 第31-33页 |
·肺血管重构 | 第32页 |
·肺血管收缩 | 第32-33页 |
2 肉鸡PHS防治的研究进展 | 第33-39页 |
·早期限饲防治肉鸡PHS的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肉鸡PHS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34页 |
·肉鸡PHS的药物防治 | 第34-38页 |
·L-精氨酸(L-arginine,L-Arg) | 第34-35页 |
·抗氧化剂 | 第35-36页 |
·维生素E和维生素C | 第35页 |
·补硒 | 第35-36页 |
·碳酸氢钠(NaHCO3) | 第36页 |
·脲酶抑制剂 | 第36页 |
·利尿剂 | 第36页 |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Beta-adrenergicagonists) | 第36-37页 |
·中草药 | 第37页 |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 | 第37页 |
·其它药物 | 第37-38页 |
·综合管理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第二章 控制光照和早期限饲防治肉鸡PHS的研究进展 | 第44-66页 |
1 控制光照防治肉鸡PHS的研究进展 | 第44-53页 |
·控制光照对肉鸡PHS的发病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控制光照与免疫的关系 | 第46页 |
·控制光照防治肉鸡PHS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46-47页 |
·光照制度与褪黑激素 | 第47-53页 |
·褪黑激素分泌及其功能 | 第47-52页 |
·褪黑激素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 第48-50页 |
·褪黑激素的调节免疫功能 | 第50-51页 |
·褪黑激素的抗应激作用 | 第51-52页 |
·褪黑激素对血管的作用 | 第52页 |
·褪黑激素受体分布及功能 | 第52-53页 |
·褪黑激素与PKC传导通道 | 第53页 |
2 早期限饲防治肉鸡PHS的研究进展 | 第53-57页 |
·早期限饲对肉鸡PHS防治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54-55页 |
·早期限饲对肉鸡PHS的发病率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第54页 |
·早期限饲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 第54-55页 |
·限饲的方法和手段 | 第55页 |
·限饲调控生长速度的机理 | 第55-56页 |
·激素调节的作用 | 第55-56页 |
·消化器官发育增强 | 第56页 |
·限饲与免疫的关系 | 第56页 |
·限饲降低肉鸡PHS发病率的机理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第三章 哺乳动物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66-95页 |
1 肺循环和肺血管构型的特点 | 第66-67页 |
2 血管重构的概念 | 第67页 |
3 肺血管重构的病理特征 | 第67-70页 |
·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变化 | 第67-69页 |
·肺血管中膜平滑肌肥大与增殖 | 第68页 |
·评价肺血管平滑肌增殖的手段——增殖细胞核抗原 | 第68页 |
·肺细小动脉肌型化 | 第68页 |
·肺小动脉内膜下出现纵行肌 | 第68-69页 |
·肺小动脉内皮细胞(EC)的变化 | 第69页 |
·肺血管结缔组织的变化 | 第69页 |
·血管丛病变 | 第69页 |
·肺血管密度 | 第69页 |
·肺血管重构的其它病理变化 | 第69-70页 |
4 评定血管重构的方法和手段 | 第70页 |
5 肺血管重构的病理生理机制 | 第70-80页 |
·异常血流动力学因素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第70-71页 |
·生长因子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第71-74页 |
·VEGF | 第72页 |
·bFGF | 第72页 |
·PDGF | 第72-73页 |
·IGF-1 | 第73-74页 |
·TGF-β | 第74页 |
·血管活性物质与肺血管重构 | 第74-76页 |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 | 第74页 |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 | 第74-75页 |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 | 第75页 |
·一氧化氮(NO) | 第75-76页 |
·活性氧自由基(ROS)与肺血管重构 | 第76页 |
·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 | 第76页 |
·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 | 第76页 |
·基质的调节 | 第76页 |
·炎性介质与肺血管重构 | 第76-77页 |
·低氧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 第77页 |
·血管内皮细胞在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第77-78页 |
·原癌基因表达与肺血管重构 | 第78-79页 |
·c-myc | 第78页 |
·c-fos | 第78-79页 |
·c-jun | 第79页 |
·sis | 第79页 |
·细胞凋亡与血管重构 | 第79-80页 |
·血管重构的信号转导机制 | 第80页 |
6 抑制肺血管重构的药物治疗 | 第80-83页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第80-81页 |
·内皮素拮抗剂和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 | 第81页 |
·L-精氨酸/NO | 第81-82页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第82页 |
·Ca2+通道拮抗剂 | 第82页 |
·肝素 | 第82-83页 |
·前列环素 | 第83页 |
·PKC拮抗剂和抑制剂 | 第83页 |
7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5页 |
第四章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血管重构 | 第95-106页 |
1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 | 第95-96页 |
2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 第96-97页 |
3 影响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因素 | 第97-99页 |
·缺氧 | 第97-98页 |
·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PDGF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97页 |
·缺氧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97-98页 |
·自由基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98页 |
·作用于血管壁的机械压力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98-99页 |
4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在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 第99-101页 |
·PDGF的促细胞增殖作用 | 第99页 |
·PDGF促细胞增殖作用的调控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第五章 蛋白激酶C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 第106-120页 |
1 PKC的类型、结构特点及激活过程 | 第106-108页 |
·PKC的类型 | 第106页 |
·PKC的结构特点 | 第106-107页 |
·PKC的激活 | 第107-108页 |
2 PKC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 第108-110页 |
·PKC与离子通道介导的肺血管收缩 | 第109-110页 |
·PKC与血管活性介质介导的血管收缩 | 第110页 |
3 PKC与低氧性肺血管重构 | 第110-115页 |
·PKC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 | 第110-113页 |
·PKC与不同表型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 第110-111页 |
·PKC调控肺动脉平滑肌增殖的机制 | 第111-113页 |
·PKC在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第111-112页 |
·PKC在氧自由基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第112页 |
·PKC在切变力/机械张力引起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第112-113页 |
·PKC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直接调节作用 | 第113页 |
·PKC介导某些生长因子刺激肺动脉平滑肌增殖 | 第113页 |
·PKC与凋亡在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第113-114页 |
·PKC对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的调控 | 第114-115页 |
·PKC与成纤维细胞增殖 | 第114页 |
·PKC对胶原表达的调控 | 第114-115页 |
4 结语 | 第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第六章 氧自由基代谢与肉鸡PHS | 第120-140页 |
1 氧自由基、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120-124页 |
·氧自由基 | 第120页 |
·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120-122页 |
·抗氧化剂 | 第122-124页 |
·酶系抗氧化剂 | 第122-123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122页 |
·过氧化氢酶 | 第122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第122-123页 |
·非酶系抗氧化剂 | 第123-124页 |
2 促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诱导机体氧自由基产生的因素 | 第124-128页 |
·缺氧 | 第125-126页 |
·炎性细胞激活 | 第126页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第126-127页 |
·血管来源的氧自由基 | 第127-128页 |
3 氧自由基对肺血管的损伤作用 | 第128-134页 |
·氧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 第128-130页 |
·诱发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生长因子 | 第129页 |
·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 第129-130页 |
·诱发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 | 第130页 |
·促进血管生成 | 第130页 |
·氧自由基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 第130-133页 |
·氧自由基在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 第131-132页 |
·氧自由基与血管收缩 | 第132页 |
·氧自由基与平滑肌细胞的信号传导 | 第132-133页 |
·氧自由基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4 氧自由基与肉鸡PHS | 第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140-210页 |
第七章 间歇光照对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发病率及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 第141-1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142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41-142页 |
·测定指标 | 第142页 |
·数据处理 | 第1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2-148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PHS发病率和心脏指数(RV/TV)的影响 | 第142-144页 |
·间歇光照对血液红细胞压积(PCV)的影响 | 第144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体重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间歇光照对肺血管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TA)以及平均中膜厚度(mMTPA)的影响 | 第145-148页 |
3 讨论 | 第148-150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PHS发病率的影响 | 第148-149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肺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 第149-150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体重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50页 |
4 结论 | 第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2页 |
第八章 间歇光照对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2-1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53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52页 |
·测定指标 | 第152-153页 |
·数据处理 | 第153页 |
2 结果 | 第153-156页 |
·PHS发病率、RV/TV和体重的结果 | 第153页 |
·血浆丙二醛和SOD值 | 第153-154页 |
·肺厚壁末稍血管百分率(%TWPV) | 第154-155页 |
·肉鸡SOD、MDA、TWPV之间及与RV/TV的相关性 | 第155-156页 |
3 讨论 | 第156-157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PHS发病率和体重的影响 | 第156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6-157页 |
·间歇光照与肺小动脉肌型化 | 第157页 |
4 结论 | 第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59页 |
第九章 间歇光照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肺细小动脉血管重构及其PKCα表达的影响 | 第159-1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9-160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59-160页 |
·测定指标 | 第160页 |
·数据处理 | 第160页 |
2 结果 | 第160-164页 |
·WA/TA、mMTPA、MDA、SOD和RV/TV的结果 | 第160页 |
·PKCα表达的变化 | 第160-164页 |
·PKCα表达与mMTPA和W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64页 |
3 讨论 | 第164-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68页 |
第十章 间歇光照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肺细小动脉血管重构及其PDGF-β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68-1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8-169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68-169页 |
·测定指标 | 第169页 |
·数据处理 | 第169页 |
2 结果 | 第169-173页 |
·MDA、SOD、PCV、WA/TA和mMTPA等结果 | 第169页 |
·间歇光照对肉鸡肺动脉壁PDGF-β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69-172页 |
·PDGF-β受体表达与mMTPA和WA/T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72-173页 |
3 讨论 | 第173-174页 |
·缓解缺氧 | 第173-174页 |
·降低氧自由基水平 | 第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7页 |
第十一章 间歇光照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肺细小动脉血管重构及其PCNA表达的影响 | 第177-18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7-178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77页 |
·测定指标 | 第177-178页 |
·数据处理 | 第178页 |
2 结果 | 第178-181页 |
·MDA、SOD、PCV、WA/TA和mMTPA等结果 | 第178页 |
·直径50-200μm肺小动脉PCNA表达的变化 | 第178-181页 |
3 讨论 | 第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3页 |
第十二章 添加呋喃苯胺酸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及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 第183-1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84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83-184页 |
·测定指标 | 第184页 |
·数据处理 | 第184页 |
2 结果 | 第184-188页 |
·呋喃苯胺酸对肉鸡PHS发病率的影响 | 第184页 |
·呋喃苯胺酸对肉鸡体重的影响 | 第184-185页 |
·呋喃苯胺酸对肉鸡RV/TV值的影响 | 第185页 |
·呋喃苯胺酸对肉鸡血液红细胞压积(PCV)的影响 | 第185-186页 |
·呋喃苯胺酸对肉鸡肺血管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TA)以及平均中膜厚度(mMTPA)的影响 | 第186-188页 |
3 讨论 | 第18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1页 |
第十三章 维生素C对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发病率及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 第191-19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1-192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91页 |
·测定指标 | 第191-192页 |
·数据处理 | 第192页 |
2 结果 | 第192-196页 |
·各组肉鸡PHS死亡率的比较 | 第192页 |
·各组肉鸡体重的比较 | 第192-193页 |
·各组肉鸡RV/TV值的比较 | 第193页 |
·各组肉鸡血液红细胞压积(PCV)的比较 | 第193-194页 |
·各组肉鸡肺血管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TA)以及平均中膜厚度(mMTPA)的比较 | 第194-196页 |
·各组肉鸡血浆丙二醛和SOD值的比较 | 第196页 |
3 讨论 | 第196-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199页 |
第十四章 Calphostin C对PDGF-BB诱导的肉鸡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199-2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9-201页 |
·主要设备 | 第19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9-200页 |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及分组 | 第200-201页 |
·测定指标 | 第20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01页 |
2 结果 | 第201-203页 |
·细胞计数 | 第202页 |
·细胞周期 | 第202-203页 |
3 讨论 | 第203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204页 |
第十五章 X/XO体系作用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肉鸡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 | 第204-21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4-206页 |
·主要设备 | 第204页 |
·主要试剂 | 第204-205页 |
·肉鸡正常内皮细胞培养液和X/XO条件培养液的采集及细胞形态观察 | 第205页 |
·实验分组 | 第205-206页 |
·检测指标 | 第206页 |
·数据处理 | 第206页 |
2 结果 | 第206-208页 |
·氧自由基对肉鸡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 第206-207页 |
·各组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 | 第207-208页 |
·褪黑激素对X/XO条件培养液诱导的PASMC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 | 第208页 |
3 讨论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0页 |
全文结论 | 第210-21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11-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