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调的本体论与创作论意义初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引论 词的文体特征 | 第8-19页 |
第一节、音乐文学的一般特点 | 第8-10页 |
第二节、燕乐的兴盛和词的起源 | 第10-13页 |
第三节、燕乐对词体的影响及音乐文学的变迁 | 第13-17页 |
第四节、词乐沦亡及词的衰落 | 第17-19页 |
第一编 词和音乐的配合关系 | 第19-40页 |
第一章 词律和词乐的一般特点 | 第19-26页 |
第一节、现存词乐乐谱概述 | 第19-21页 |
第二节、宫调与律吕 | 第21-22页 |
第三节、平仄与四声 | 第22-26页 |
第二章 词律与词乐的配合规律 | 第26-40页 |
第一节、概述 | 第26-27页 |
第二节、声调与音程的融合 | 第27-30页 |
第三节、词句节奏与乐句节拍的谐和 | 第30-32页 |
第四节、词韵与宫调的融合 | 第32-40页 |
第二编 词调的分体研究 | 第40-62页 |
第三章 《浣溪沙》词调研究 | 第40-49页 |
第一节、溯源与考律 | 第40-41页 |
第二节、历代作品的量化分析 | 第41-46页 |
第三节、词调的体式特征及创作经验总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贺新郎》词调研究 | 第49-62页 |
第一节、溯源与考律 | 第49-52页 |
第二节、两宋《贺新郎》词作的量化分析 | 第52-58页 |
第三节、词调的体式特征及创作经验总结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