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3页 |
| 第1章 跨国关联企业转移定价概述 | 第13-21页 |
| ·转移定价的主体——关联企业概述 | 第13-15页 |
| ·关联企业的概念 | 第13页 |
| ·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 | 第13-15页 |
| ·转移定价概述 | 第15-17页 |
| ·转移定价的概念 | 第15-16页 |
| ·转移定价的特点 | 第16页 |
| ·转移定价的常见做法 | 第16-17页 |
| ·转移定价的后果 | 第17页 |
| ·对转移定价进行法律调整的意义 | 第17-18页 |
| ·调整转移定价的传统方法 | 第18-21页 |
| ·调整转移定价的传统方法概述 | 第18-19页 |
| ·传统方法调整转移定价的弊端 | 第19-21页 |
| 第2章 预约定价制概述 | 第21-32页 |
| ·预约定价制的概念 | 第21-23页 |
| ·预约定价制概念的狭义说 | 第21页 |
| ·预约定价制概念的广义说 | 第21-22页 |
| ·我国《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采用的定义 | 第22页 |
| ·三种概念的对比评述 | 第22-23页 |
| ·预约定价制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 ·预约定价协议的种类 | 第24-25页 |
| ·预约定价协议的格式 | 第25-26页 |
| ·OECD《相互协议程序下制定预先定价安排指南》的文档形式 | 第25-26页 |
| ·美国国内收入署颁布的ARA样板文档 | 第26页 |
| ·实施预约定价的一般步骤 | 第26-28页 |
| ·预约定价制的优势及局限性 | 第28-32页 |
| ·预约定价制的优势 | 第28-30页 |
| ·预约定价制的局限性 | 第30-32页 |
| 第3章 国际社会关于预约定价制的相关立法 | 第32-45页 |
| ·美国的预约定价制及相关立法 | 第32-36页 |
| ·概述 | 第32-33页 |
| ·指导原则 | 第33-34页 |
| ·实施步骤 | 第34页 |
| ·美国1996年预约定价制的改革 | 第34-35页 |
| ·对美国预约定价制的评价 | 第35-36页 |
| ·日本的预约定价制及相关立法 | 第36-39页 |
| ·概述 | 第36-37页 |
| ·日本实施 APA的法律依据 | 第37页 |
| ·日本预约定价制的实施程序 | 第37-38页 |
| ·对日本预约定价制的评价 | 第38-39页 |
| ·OECD《相互协议程序下制定预先定价安排指南》 | 第39-45页 |
| ·概述 | 第39页 |
| ·《指南》的主要内容 | 第39-43页 |
| ·对 OECD《指南》的评价 | 第43-45页 |
| 第4章 我国预约定价制的立法及完善 | 第45-59页 |
| ·我国立法中关于预约定价制的原则性规定 | 第45-47页 |
|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 | 第45-46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 第46页 |
|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 | 第46-47页 |
| ·预约定价在我国的实践 | 第47-50页 |
| ·深圳市——预约定价的跟踪管理 | 第47-48页 |
| ·预约定价在其它城市的实践 | 第48-49页 |
| ·我国预约定价制的突破——首例双边预约定价安排 | 第49页 |
| ·对实践情况的分析 | 第49-50页 |
|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试行)》的主要内容 | 第50-53页 |
| ·总则 | 第50页 |
| ·预备会谈 | 第50页 |
| ·正式申请 | 第50-51页 |
| ·审核与评估 | 第51页 |
| ·磋商 | 第51页 |
| ·签订安排 | 第51-52页 |
| ·监控执行 | 第52页 |
| ·附则 | 第52-53页 |
| ·我国现行预约定价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3-55页 |
| ·“保密问题”的内容过于简单和抽象 | 第53-54页 |
| ·没有规定预约定价的申请费用 | 第54页 |
| ·关键假设条件的内容不够详细具体 | 第54页 |
| ·没有规定撤销 APA协议的条件 | 第54-55页 |
| ·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的建议 | 第55-59页 |
| ·加快双边或多边 APA的立法工作 | 第55-56页 |
| ·增加“处罚条款” | 第56页 |
| ·加强对 APA信息利用的管理工作 | 第56-57页 |
| ·借鉴美国经验,重视 APA程序的弹性 | 第57-58页 |
| ·借鉴 OECD《相互协议程序下制定预先定价安排指南》经验,注意APA规则的细节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