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衡量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6-7页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7页 |
·研究对象与限制 | 第7-8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8-10页 |
第二章 基金绩效衡量问题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 第10-27页 |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 第10-12页 |
·证券投资基金定义与功能 | 第10页 |
·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型 | 第10-11页 |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 | 第12-14页 |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2-13页 |
·现代投资组合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4页 |
·基金绩效衡量问题概述 | 第14-19页 |
·基金绩效衡量问题的历史演进 | 第14-15页 |
·绩效衡量的目的 | 第15-16页 |
·完整的绩效衡量过程 | 第16页 |
·绩效衡量问题的不同视角 | 第16-17页 |
·主要绩效披露标准 | 第17-18页 |
·主要评级公司 | 第18-19页 |
·文献回顾与探讨 | 第19-27页 |
·单因素指标评估投资业绩 | 第19-20页 |
·绩效的归属分析: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 | 第20-22页 |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 | 第22-23页 |
·投资风格 | 第23页 |
·我国基金评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27-44页 |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第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资料来源 | 第27页 |
·收益率计算的操作性定义 | 第27-29页 |
·基金每日净值收益率计算 | 第27-28页 |
·股票指数收益率 | 第28页 |
·国债指数收益率 | 第28页 |
·无风险利率 | 第28-29页 |
·实证分析方法与模型 | 第29-34页 |
·基本表现的T假设检验 | 第29页 |
·风险调整收益比率绩效衡量 | 第29-32页 |
·绩效归属分析模型: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 | 第32页 |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 | 第32-34页 |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基本表现及其检验 | 第34-35页 |
·风险调整收益比率绩效表现 | 第35-39页 |
·绩效归属分析 | 第39-41页 |
·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 第41-44页 |
第四章 一些结论与建议 | 第44-47页 |
1.关于风险收益调整模型 | 第44页 |
2.跟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 | 第44-45页 |
3.关于基准指数和无风险利率的选取 | 第45-46页 |
4.关于基金投资风格 | 第46页 |
5.关于收益率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