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2-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海难救助制度 | 第11-14页 |
第一节 海难救助及其发展 | 第11页 |
第二节 纯救助、合同救助及强制救助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不当行为及相关法律规定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不当行为 | 第14-16页 |
一、不当行为的定义 | 第14页 |
二、不当行为的发生时点 | 第14-15页 |
三、不当行为的后果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际公约和我国海商法中关于不当行为的规定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之处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救助报酬的丧失或减少 | 第18-28页 |
第一节 “Clean Hands Rule”及救助报酬请求权的丧失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对“Clean Hands Rule”的违反 | 第19-25页 |
一、恶意行为将导致救助报酬的丧失 | 第19-20页 |
二、救助人过错导致救助的发生 | 第20-25页 |
第三节 “Clean Hands Rule”的例外 | 第25-28页 |
一、欺诈和不诚实行为 | 第25-26页 |
二、胁迫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过失的认定及法律对救助方过失的宽容态度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救助人的注意义务和过失的认定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过失程度和救助报酬的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法律对过失的宽容态度 | 第32-33页 |
第四节 举证责任的规定 | 第33页 |
第五节 影响法律宽容态度的因素 | 第33-36页 |
一、专业的救助人还是业余的救助人 | 第34-35页 |
二、基于请求或是自发地主动进行救助 | 第35页 |
三、救助时周围环境的危急程度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救助人的赔偿责任 | 第36-48页 |
第一节 救助人是否负赔偿责任 | 第36-41页 |
一、善意和自愿不足以免责 | 第36-38页 |
二、法律并未规定救助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第38页 |
三、法律观点的变化和发展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救助中的赔偿责任不能简单地适用民法中的侵权责任原则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救助人应对何种损害负赔偿责任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如何确定损害赔偿金额和救助报酬 | 第45-48页 |
第六章 救助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 第48-53页 |
第一节 The Tojo Maru案导致了救助人责任限制权利的产生 | 第48-49页 |
第二节 1976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公约》 | 第49-52页 |
一、责任限制权利 | 第49页 |
二、责任限制权利的丧失 | 第49-51页 |
三、责任限制金额 | 第51页 |
四、限制后再抵消还是抵消后再限制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小结:救助人赔偿责任限制权利的重要意义 | 第52-53页 |
第七章 救助报酬的分配及罪责自负原则 | 第53-56页 |
第一节 救助报酬分配中的“罪责自负原则” | 第53-54页 |
一、区分救助人与救助人员 | 第53-54页 |
二、区分有过错的救助人和无过错的共同救助人 | 第54页 |
第二节 原则的例外—救助人过错导致救助发生的情形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