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MPLS及其测试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2页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第7页
 1.2 国内外对 MPLS及测试技术的研究概况第7-9页
  1.2.1 MPLS技术的研究现状第7-8页
  1.2.2 MPLS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9-10页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4 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2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第12-23页
 2.1 MPLS的提出背景与基本思想第12-13页
 2.2 MPLS的协议层次结构与工作过程概述第13-15页
 2.3 MPLS信控、管理平台的协议第15-16页
 2.4 MPLS用户数据传输与交换平台第16-18页
 2.5 MPLS技术分析第18-23页
  2.5.1 未来网络的摇求第18-19页
  2.5.2 从传输与交换看 MPLS第19页
  2.5.3 MPLS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第19-22页
  2.5.4 MPLS的安全机制第22-23页
第3章 路由器测试技术第23-31页
 3.1 协议测试的基本概念第23页
 3.2 传统的 MPLS协议测试方法简介第23-27页
 3.3 研究多端口并发穿越测试法的必要性第27-28页
 3.4 路由器多端口并发测试技术第28-31页
第4章 MPLS通用测试集规划第31-47页
 4.1 MPLS测试集规划的意义第31-32页
 4.2 MPLS测试集规划过程第32页
 4.3 MPLS测试集的层次结构设计第32-33页
 4.4 MPLS测试集规划原则第33-37页
  4.4.1 测试集划分原则第34页
  4.4.2 测试组划分原则第34页
  4.4.3 测试例划分原则第34页
  4.4.4 测试步划分原则第34-35页
  4.4.5 测试数据命名与编码规则第35-36页
  4.4.6 测试数据命名缩写规则第36-37页
 4.5 LDP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规划第37-43页
  4.5.1 发现测试组规划第38-39页
  4.5.2 会话协商测试组规划第39-41页
  4.5.3 标签分发测试组规划第41-42页
  4.5.4 通知机制测试组规划第42-43页
 4.6 MPLS性能测试集规划第43-45页
 4.7 MPLS鲁棒性测试集规划第45-47页
第5章 LDP协议测试集描述第47-59页
 5.1 TTCN-3语言简介第47-48页
 5.2 MPLS双端口测试环境第48-49页
 5.3 双端口测试器的LDP协议测试控制数据定义第49-57页
  5.3.1 数据类型定义第49-52页
  5.3.2 测试数据模板定义第52-54页
  5.3.3 测试配置定义第54-56页
  5.3.4 测试行为定义第56-57页
  5.3.5 测试控制定义第57页
 5.4 LDP测试例的语法、语义检测第57-59页
第6章 MPLS多端口并发测试例描述第59-67页
 6.1 MP-CTDL语言简介第59-62页
  6.1.1 MP-CTDL的整体结构第59-61页
  6.1.2 MP-CTDL的关链特征第61-62页
 6.2 MPLS吞吐率和丢包率测试第62-63页
 6.3 用 MP-CTDL描述的 MPLS吞吐率和丢包率测试例第63-67页
结论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4-75页
附录1 LDP一致性测试集规划表第75-81页
附录2 LDP协议测试示例第81-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油附子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一般状况及压力反应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