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书籍插图中视觉功能的精神体验
第一章 插图的历史起源 | 第1-18页 |
·前言 | 第8页 |
·印刷术与插图 | 第8-14页 |
·悠久的东方雕版印刷术 | 第8-9页 |
·长达千年雕版插图时期 | 第9-11页 |
·西方印刷术的辉煌 | 第11-12页 |
·美国现代插图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日本现代插图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中国现代插图艺术的峰火里程 | 第14-18页 |
·建国后第一个创作高峰 | 第15-16页 |
·中国现代插图艺术重新崛起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插图的要素和节奏 | 第18-23页 |
·图形 | 第18-20页 |
·图形的含义 | 第18页 |
·具象图形 | 第18页 |
·抽象图形 | 第18-19页 |
·装饰图形 | 第19页 |
·卡通图形 | 第19-20页 |
·色彩的使用 | 第20-21页 |
·色彩的象征意义 | 第20页 |
·色彩的敏感性 | 第20页 |
·色彩的专业技能 | 第20-21页 |
·节奏 | 第21-23页 |
·节奏的体现 | 第21-22页 |
·为作品的主旋律推波助澜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熟读原著,物化形象 | 第23-29页 |
·选择图形,创造形象 | 第23-26页 |
·图形的探询之路 | 第23-24页 |
·创作的心路历程 | 第24-25页 |
·案头准备工作 | 第25-26页 |
·找寻视觉语言,塑造视觉形象 | 第26-28页 |
·找寻面部形象特征 | 第26-27页 |
·找寻形体形象 | 第27页 |
·找寻形体着装特征 | 第27页 |
·组织图形,创造插图 | 第27-28页 |
·对话与交流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插图的版式分类 | 第29-33页 |
·版式的含义 | 第29-31页 |
·画面格式 | 第29-30页 |
·图形的位置 | 第30-31页 |
·图形安排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插图的另类体现—藏书票 | 第33-37页 |
·概述 | 第33页 |
·东西方藏书印签的不同 | 第33-34页 |
·藏书票的特点 | 第34-35页 |
·实用性 | 第34页 |
·艺术性 | 第34-35页 |
·藏书票的制作种类 | 第35-36页 |
·藏书票—另类的插图 | 第36-37页 |
第六章 插图的应用 | 第37-41页 |
·应用范围 | 第37页 |
·应用领域 | 第37-41页 |
·报刊杂志的插图应用 | 第37页 |
·儿童书籍的插图应用 | 第37-38页 |
·文史类插图的应用 | 第38页 |
·当前插图的风格 | 第38-39页 |
·插图的虚拟数字电脑时期 | 第39-41页 |
第七章 插图的技术语言 | 第41-46页 |
·油画 | 第41页 |
·国画 | 第41-42页 |
·版画 | 第42-43页 |
·黑白木刻版画 | 第42-43页 |
·铜版画 | 第43页 |
·石版画 | 第43页 |
·水彩、水墨、淡彩 | 第43-44页 |
·素描 | 第44页 |
·装饰画 | 第44-45页 |
·计算机与应用软件 | 第45-46页 |
第八章 中国著名插图赏析 | 第46-53页 |
·油画插图 | 第46页 |
·装饰画插图 | 第46-48页 |
·中国画插图 | 第48-50页 |
·油印套色版画插图 | 第50-51页 |
·版画插图 | 第51-53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