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桥梁观测与设备论文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监测评估管理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2页
 1.1 概述第8-9页
 1.2 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第9-10页
 1.3 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第10-11页
 1.4 健康监测系统的意义第11-12页
 1.5 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第12-20页
  1.5.1 青马、汀九、汲水门大桥监测实例第13-15页
  1.5.2 徐浦大桥监测实例第15-16页
  1.5.3 江阴大桥监测实例第16-18页
  1.5.4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监测实例第18页
  1.5.5 对已有系统的总结第18-20页
 1.6 本课题的背景和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系统监测方案与评估方法第22-30页
 2.1 工程背景第22-23页
 2.2 系统监测方案第23-27页
  2.2.1 位移监测第23页
  2.2.2 应力及温度监测第23-25页
  2.2.3 索力监测第25页
  2.2.4 动力特性监测第25-26页
  2.2.5 区域表观检测第26-27页
  2.2.6 桥面系等附属设施的调查第27页
 2.3 文晖大桥工作状态的综合评估方法第27-28页
  2.3.1 桥梁状态评估的内容第27页
  2.3.2 综合评估方法第27-28页
 2.4 文晖大桥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系统软件开发概述第30-37页
 3.1 系统的功能定位及模块划分第30-32页
  3.1.1 系统的目标第30-31页
  3.1.2 系统描述第31页
  3.1.3 用户要求第31页
  3.1.4 系统功能第31-32页
 3.2 系统开发工具简介第32-34页
  3.2.1 Delphi简介第32-33页
  3.2.2 Access简介第33页
  3.2.3 FastReport简介第33-34页
  3.2.4 VC++简介第34页
 3.3 系统的特点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第37-56页
 4.1 桥梁信息第38-41页
  4.1.1 技术标准第38页
  4.1.2 档案第38-39页
  4.1.3 主梁信息第39页
  4.1.4 主梁线形第39页
  4.1.5 主梁应力第39-40页
  4.1.6 桥塔第40页
  4.1.7 斜拉索第40-41页
  4.1.8 动力特性第41页
 4.2 数据检测第41-44页
  4.2.1 主梁第42-43页
  4.2.2 索塔第43页
  4.2.3 斜拉索第43页
  4.2.4 下部结构第43-44页
  4.2.5 附属设施第44页
  4.2.6 动力特性第44页
 4.3 状态评估第44-47页
 4.4 荷载试验第47-50页
  4.4.1 试验概述第48页
  4.4.2 测试截面第48-49页
  4.4.3 工况一~工况六第49-50页
 4.5 日常养护第50-51页
 4.6 系统设置第51-53页
 4.7 数据打印第53页
 4.8 使用帮助第53-54页
 4.9 系统附带工具第54-55页
  4.9.1 数据库管理工具第54页
  4.9.2 数据库ODBC注册工具第54-55页
 4.10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56-72页
 5.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第56-57页
 5.2 数据模型简介第57-58页
 5.3 数据库的设计第58-71页
  5.3.1 设计步骤及方法第58-59页
  5.3.2 数据库需求分析第59页
  5.3.3 数据库设计第5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面向对象的评估程序开发第72-82页
 6.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第72-73页
 6.2 评估算法开发第73-81页
  6.2.1 测点基类第73-75页
  6.2.2 指标基类第75-78页
  6.2.3 构件基类第78-79页
  6.2.4 整桥类第79-81页
  6.2.5 程序主函数第81页
 6.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七章 软件开发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第82-90页
 7.1 ODBC与数据库注册第82-84页
 7.2 ADO与数据库访问第84-87页
 7.3 事务与数据提交第87-88页
 7.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八章 桥梁检测指标退化的加速影响评估算法第90-96页
 8.1 概述第90-91页
 8.2 指标退化的加速影响评估算法第91-92页
 8.3 应用示例第92-95页
  8.3.1 混凝土强度评分曲线第92-93页
  8.3.2 砼电阻率评分曲线第93页
  8.3.3 钢筋自然电位评分曲线第93-95页
 8.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九章 索力监测的改进修正方法第96-101页
 9.1 频率法测索力的基本原理第96-97页
 9.2 测量索力的修正方法第97-99页
 9.3 计算示例第99-100页
 9.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4页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01-102页
 10.2 展望第102-104页
附录一:系统界面设计第104-113页
附录二:系统评估示例第113-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含录用)的文章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下一篇:Jab1降解9-1-1引发DNA损伤修复障碍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