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1. 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弊端与不足 | 第9页 |
2. 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 第9-11页 |
3.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系统应用的切入点 | 第11页 |
4. 成长记录袋评价—质性评价的典范 | 第11-12页 |
5. 信息技术—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电子化及网络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 第12-13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 成长记录袋 | 第13页 |
2. 成长记录袋评价 | 第13-14页 |
3. 电子成长记录袋 | 第14页 |
4. 基于Internet 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 第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 国外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内现状 | 第15-16页 |
(四)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五)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二、学生成长记录系统的理论与设计原则 | 第17-23页 |
(一) 有关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理论 | 第17-21页 |
1.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特征 | 第17页 |
2. 成长记录袋的类型 | 第17-18页 |
3.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势 | 第18-21页 |
(二) 学生成长记录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1-23页 |
1. 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 第21页 |
2. 体现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 | 第21-22页 |
3. 体现简单实用、方便易用、安全可用的原则 | 第22-23页 |
三、基于 Internet 的学生成长记录系统的设计 | 第23-29页 |
(一) 开发前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 第23-24页 |
1. 开发目的 | 第23页 |
2. 选择内容 | 第23页 |
3. 评价方式 | 第23-24页 |
4. 评价主体 | 第24页 |
(二)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1. 总体需求分析 | 第24页 |
2. 学生用户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 教师用户需求分析 | 第25页 |
4. 家长用户需求分析 | 第25页 |
5. 管理员用户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三) 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第26-29页 |
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6-27页 |
2 学生模块功能 | 第27页 |
3 教师模块功能 | 第27-28页 |
4. 家长模块功能 | 第28页 |
4. 管理员模块功能 | 第28-29页 |
四、基于 Internet 的学生成长记录系统的实现——以义乌稠州中学为例 | 第29-66页 |
(一) 系统体系结构 | 第29页 |
(二) 系统开发工具 | 第29-30页 |
1. ASP技术 | 第29页 |
2. SQL数据库 | 第29-30页 |
3. 前端开发工具Dreamweaver MX | 第30页 |
(三) 系统实现技术框架 | 第30-31页 |
(四) 系统主要数据库表 | 第31-36页 |
1. 用户信息表 | 第31-32页 |
2. 学生成长记录相关数据库表 | 第32-35页 |
3. 交流、评价相关数据库表 | 第35页 |
4. 其他相关数据库表 | 第35-36页 |
(五) 系统部分主要功能及程序实现 | 第36-64页 |
1. 系统主界面及栏目设置介绍 | 第36-37页 |
2. 学生模块 | 第37-45页 |
3. 教师模块 | 第45-52页 |
4. 管理员模块 | 第52-62页 |
5. 家长模块 | 第62-64页 |
(六) 关于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 | 第64页 |
(七) 系统运行情况及用户评价 | 第64-66页 |
五、智能化技术在学生成长记录系统中的应用 | 第66-75页 |
(一) 智能代理技术及其优势 | 第66-67页 |
1. 智能代理的概念 | 第66-67页 |
2. 智能代理技术的优势 | 第67页 |
(二) 智能代理在构建网络学习档案袋中的应用 | 第67-72页 |
1. 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化学习系统模型 | 第67-69页 |
2. 智能代理技术应用思路 | 第69-70页 |
3. 评价结果的呈现 | 第70-72页 |
(三) 基于智能代理的学生成长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72-75页 |
1. 系统基本结构 | 第72-73页 |
2. 智能代理模型设计 | 第73-75页 |
六、总结和展望 | 第75-76页 |
(一) 本文总结 | 第75页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