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7-9页 |
(二) 关于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第9-10页 |
一、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 | 第10-15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第10-11页 |
(二) 出现了一批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 第11-13页 |
(三)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 第13-14页 |
(四) 民族危机愈显深重的现实契机 | 第14-15页 |
二、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形式 | 第15-2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种实现形式 | 第15-17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的开始 | 第17-19页 |
(三) 对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 | 第19-20页 |
(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早期革命实践 | 第20-22页 |
(五) 由革命实践而形成最为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认识 | 第22-24页 |
三、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 第24-31页 |
(一) 由于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使得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相伴而行 | 第24-26页 |
(二) 由于共产国际对各民族殖民地解放事业的支持,使得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 第26-29页 |
(三) 由于早期共产主义者自身的不成熟及外在的影响,使得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定的自发性 | 第29-31页 |
四、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绩与不足 | 第3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