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烟霉菌生物学特性及霉变控制措施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1 霉变的病原微生物类群 | 第13页 |
| 2 霉菌的分类 | 第13-14页 |
| 3 霉菌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 4 适宜霉菌生长的基质 | 第14-15页 |
| 5 贮烟霉变的原因 | 第15页 |
| 6 防治技术 | 第15-18页 |
| ·物理防治 | 第15-16页 |
| ·生物防治 | 第16页 |
| ·化学防治 | 第16-17页 |
| ·管理防霉 | 第17-18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1 材料 | 第19页 |
| ·供试霉变储烟 | 第19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19页 |
| ·供试烟叶 | 第19页 |
| ·供试抑霉剂 | 第19页 |
| ·供试药剂 | 第19页 |
| ·温湿度计 | 第19页 |
| ·气相色谱仪 | 第19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 ·储烟霉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落形态观察 | 第19-21页 |
| ·储烟霉菌的分离 | 第19-20页 |
| ·储烟霉变微生物的鉴定 | 第20-21页 |
| ·储烟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1-22页 |
| ·温度对霉菌的影响 | 第21页 |
| ·湿度对霉菌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贮藏片烟霉变控制的研究 | 第22页 |
| ·抑霉剂的筛选 | 第22页 |
| ·实仓试验 | 第22-25页 |
| ·温、湿度计对贮藏箱装片烟的监测 | 第22-23页 |
| ·富马酸二甲酯(DMF)防霉效果 | 第23页 |
| ·富马酸二甲酯(DMF)残留量检测 | 第23-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51页 |
| 1 储烟主要霉菌种类鉴定 | 第25-27页 |
| 2 储藏片烟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7-41页 |
| ·温度对霉菌的影响 | 第27-36页 |
| ·温度对储烟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7-31页 |
| ·温度对霉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 | 第31-34页 |
| ·温度对霉菌菌丝干重的影响 | 第34-36页 |
| ·湿度对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6-41页 |
| ·湿度对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6-39页 |
| ·湿度对霉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霉菌种类与孢子萌发率的关系 | 第39-41页 |
| 3 储烟霉病控制研究 | 第41-46页 |
| ·防霉剂的筛选 | 第41-46页 |
| ·防霉剂对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1-43页 |
| ·防霉剂对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防霉剂对霉菌分生孢子芽管伸长的影响 | 第44-46页 |
| 4 实仓试验 | 第46-51页 |
| ·温湿度监测结果 | 第46页 |
| ·富马酸二甲酯(DMF)防霉效果 | 第46-47页 |
| ·富马酸二甲酯(DMF)残留量检测 | 第47-51页 |
| 讨论 | 第51-55页 |
| 1 储藏片烟主要霉菌的种类鉴定 | 第51页 |
| 2 储藏片烟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51-52页 |
| 3 五种防霉剂对储藏片烟霉病的抑制效果 | 第52-53页 |
| 4 温湿度变化对储烟霉病的影响 | 第53页 |
| 5 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防霉效果 | 第53-54页 |
| 6 富马酸二甲酯(DMF)残留量检测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8页 |
| 1 储藏片烟主要霉菌的种类鉴定 | 第55页 |
| 2 储藏片烟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55-56页 |
| 3 五种防霉剂对储藏片烟霉病的抑制效果 | 第56页 |
| 4 温湿度变化对储烟霉病的影响 | 第56页 |
| 5 富马酸二甲酯(DMF)的防霉效果 | 第56-57页 |
| 6 富马酸二甲酯(DMF)残留量检测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