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论文--分离过程论文--新型分离法论文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用于Cu(Ⅱ)回收的传质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一.文献综述第10-28页
 1.1 液膜发展简史第10-11页
 1.2 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11-16页
 1.3 早期液膜分离技术第16-18页
  1.3.1 乳化液膜第16-17页
  1.3.2 支撑液膜第17-18页
 1.4 新型液膜分离技术第18-22页
  1.4.1 夹心型液膜第18页
  1.4.2 流动液膜(包容液膜)第18-19页
  1.4.3 液体薄膜渗透萃取第19-20页
  1.4.4 支撑乳化液膜第20-21页
  1.4.5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第21-22页
 1.5 液膜技术的其他研究第22-28页
  1.5.1 支撑液膜稳定性改进研究第22-23页
  1.5.2 两相压差对支撑液膜传质的影响第23-24页
  1.5.3 膜材料性能对支撑液膜传质性能的影响第24-25页
  1.5.4 液膜分离技术传质模型的研究第25-27页
  1.5.5 液膜工业化展望第27-28页
二.实验部分第28-33页
 2.1 实验内容第28-31页
  2.1.1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实验第28-30页
  2.2.2 中空纤维膜萃取实验第30-31页
 2.2 数据处理方法第31-33页
  2.2.1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实验数据处理第31页
  2.2.2 中空纤维膜萃取实验数据处理第31-33页
三.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的传质性能第33-48页
 3.1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与其他技术的比较研究第33-37页
  3.1.1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与摇瓶实验的对比研究第33页
  3.1.2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与膜萃取过程传质性能的对比第33-36页
  3.1.3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的传质单元数NTU第36-37页
 3.2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影响因素研究第37-48页
  3.2.1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的稳定时间第37-38页
  3.2.2 两相流速对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传质性能的影响第38-44页
  3.2.3 萃取分配系数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2.4 萃取相与料液相和反萃相的混合方式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3.2.5 膜孔隙率对传质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四.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的传质模型第48-57页
 4.1 传质模型第48-51页
 4.2 分传质系数关联式第51-52页
 4.3 模型验证第52-54页
 4.4 模型修正第54-57页
五.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符号说明第63-65页
附录第65-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机理与构建模式
下一篇: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