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 脉诊模型及脉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 第8-23页 |
| 1 机械和动物脉诊模型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2 弦脉相关研究 | 第10-15页 |
| 3 脉图仪的研制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4 展望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 实验研究 | 第23-51页 |
| 实验一 关于电学压力值与实际压力值换算的脉图仪压力定标实验 | 第23-27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3页 |
| 结果 | 第23-26页 |
| 讨论 | 第26-27页 |
| 实验二 动物弦脉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第27-49页 |
| 前言 | 第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1 疼痛刺激造成家兔弦脉模型 | 第27-29页 |
| 2 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弦脉模型 | 第29页 |
| 3 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造成犬弦脉模型 | 第29-30页 |
| 结果 | 第30-46页 |
| 1 家兔、犬教学用切诊部位 | 第30页 |
| 2 家兔、犬股动脉平脉指感 | 第30页 |
| 3 家兔、犬弦脉模型股动脉指感 | 第30-31页 |
| 4 脉图位、数、势时域参数对弦脉模型的评价 | 第31-46页 |
| 讨论 | 第46-49页 |
| 1. 弦脉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46-47页 |
| 2 教学用取脉部位的选择 | 第47-48页 |
| 3 脉图参数指标对弦脉模型的评价 | 第48页 |
| 4 动物弦脉模型与机械弦脉模型和人弦脉的比较 | 第48-49页 |
| 5 建立动物弦脉模型的意义 | 第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