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抗逆相关DREB/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第一章 引言第1-45页
 1 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诱导表达的基因第15-24页
   ·在逆境胁迫中直接发挥功能的蛋白第18-21页
   ·感应和传导胁迫信号的蛋白激酶第21-23页
   ·调控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第23-24页
   ·下调控基因第24页
 2 植物对逆境胁迫应答的信号传导途径第24-29页
   ·不依赖于Ca~(2+)的MAPK信号路径第25页
   ·依赖于Ca~(2+)的CDPK信号路径第25-28页
   ·依赖于Ca~(2+)的SOS信号路径第28-29页
 3 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调控第29-37页
   ·转录水平下植物逆境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9-36页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第36页
   ·植物胁迫响应基因表达网络的复杂性:既具有特异性,又相互协调第36-37页
 4 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现状第37-40页
   ·AP2/EREBP转录因子第37-39页
   ·bZIP类转录因子第39页
   ·MYB/MYC转录因子第39-40页
 5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40-43页
   ·渗透调节物质合成的关键酶第40-41页
   ·抗氧化系统酶类基因第41页
   ·LEA类蛋白第41页
   ·转录因子及信号传导有关的蛋白激酶第41-43页
 6 立题意义、依据及技术路线第43-45页
   ·立题意义、依据第43-44页
   ·技术路线第44-45页
第二章 小麦干旱诱导cDNA噬菌体文库的构建与筛选第45-7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54页
   ·材料第45-46页
   ·方法第46-54页
     ·小麦材料的处理第46页
     ·mRNA的分离第46-47页
     ·cDNA文库的构建第47-48页
     ·cDNA文库的筛选第48-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67页
   ·探针的制备第54页
   ·cDNA文库的构建第54页
   ·cDNA文库的筛选第54-56页
   ·DREBs的序列分析第56-64页
     ·DREB2/DREB8的序列分析第56-57页
     ·DREB3/4/5的序列分析第57-60页
     ·DREB6/7的序列分析第60页
     ·DREB9/10的序列分析第60-63页
     ·DREB11的序列分析第63-64页
   ·ERFs(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s)的序列分析第64-67页
     ·ERF1的序列分析第64-66页
     ·ERF2的序列分析第66-67页
 3 讨论第67-70页
第三章 目的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与基因结构的分析第70-8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0-76页
   ·材料第70-71页
   ·方法第71-76页
     ·小麦材料的处理第71页
     ·总RNA的提取第71页
     ·总RNA的纯化第71-72页
     ·采用5’-RACE法延伸基因的5’端第72-74页
     ·RT-PCR扩增cDNA全长第74-75页
     ·PCR产物的纯化第75页
     ·DH5α、JM109感受态的制备第75页
     ·PCR产物的连接与转化第75-7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6-85页
   ·DREB4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及基因结构分析第76-80页
   ·DREB8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第80-81页
   ·ERF1基因全长序列的获得及基因结构分析第81-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第四章 DREB/ERFs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与染色体定位第87-10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7-94页
   ·材料第87-88页
   ·方法第88-94页
     ·小麦材料的处理第88页
     ·Northern blot第88-91页
     ·Southern blot第91-9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4-99页
   ·探针的扩增第94页
   ·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94-97页
     ·小麦总RNA的提取第94-95页
     ·DREB4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第95页
     ·ERF1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第95-96页
     ·ERF2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第96-97页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97-99页
     ·利用Southern blot进行基因染色体定位第97-98页
     ·利用PCR技术进行基因染色体定位第98-99页
 3 讨论第99-101页
第五章 DREB/ERFs蛋白的结合特异性与激活功能分析第101-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1-110页
   ·材料第101-102页
   ·方法第102-110页
     ·转录因子的体外结合特异性分析第102-106页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2-103页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检测第103-104页
       ·融合蛋白的纯化回收第104-105页
       ·凝胶阻滞分析第105-106页
     ·转录因子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分析第106-110页
       ·YepGAP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6-107页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107-108页
       ·转录因子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分析第108-110页
         ·酵母报道子的构建第108页
         ·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分析第108-11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0-117页
   ·转录因子的体外结合特异性分析第110-115页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0-111页
     ·DREB/ERF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111-114页
       ·DREB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111页
       ·GST和ERF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111-114页
     ·DREB/ERF蛋白的凝胶阻滞分析第114-115页
       ·DREB蛋白的凝胶阻滞分析第114-115页
       ·ERF蛋白的凝胶阻滞分析第115页
   ·转录因子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分析第115-117页
     ·YepGAP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15-116页
     ·DREB4/5的体内结合特异性和激活功能分析第116-117页
 3 讨论第117-119页
第六章 DREB/ERFs基因的功能分析第119-1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9-129页
   ·材料第119-120页
   ·方法第120-129页
     ·双子叶植物转基因载体的构建第120-121页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第121-124页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第124-125页
     ·单子叶植物转基因载体的构建第125-127页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获得第127-1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9-138页
   ·双子叶植物转基因载体的构建第129-130页
     ·载体的构建第129页
     ·转化农杆菌第129-130页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及功能鉴定第130-134页
     ·拟南芥转化及筛选第130-131页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非生物胁迫分析第131-133页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病性分析第133-134页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及检测第134-136页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第134-135页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检测第135-136页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获得及功能鉴定第136-138页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第136页
     ·T_0代转基因小麦再生植株的PCR检测第136-138页
     ·T_1代转基因植株的抗旱鉴定第138页
 3 讨论第138-14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61页
附录1第161-162页
附录2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165页
作者简历第165页
博士生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第165页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文: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
下一篇:试论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属性及其法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