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3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6页 |
·酸雨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酸雨研究简史 | 第16-17页 |
·酸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酸雨研究发展趋势 | 第18页 |
·林冠对大气降水分配的影响 | 第18-22页 |
·降水经林冠后的分配格局 | 第18-20页 |
·林冠截留 | 第20页 |
·穿透水 | 第20-21页 |
·树干径流 | 第21-22页 |
·模型 | 第22页 |
·林冠对降水化学的影响 | 第22-26页 |
·林内降水富积的营养元素来源 | 第23页 |
·大气降水和林内降水的物质输入 | 第23-24页 |
·林冠降水化学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 第24-25页 |
·森林冠层对降水化学的影响及其意义 | 第25页 |
·降水化学和森林营养元素循环的关系 | 第25-26页 |
·森林凋落物研究 | 第26-31页 |
·凋落物研究史 | 第26-27页 |
·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研究展望 | 第30-31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32-33页 |
第二章 研究地概述和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研究站点概述 | 第33-34页 |
·站点选择原则 | 第33页 |
·站点地理位置 | 第33-34页 |
·站点自然概况 | 第34页 |
·样方选择和设置 | 第34-35页 |
·监测仪器的站点相关信息 | 第35-36页 |
·凋落物收集器上方树种 | 第35-36页 |
·林冠穿透水收集器上方树种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大气降水收集、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穿透水收集、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干沉降收集、测定方法 | 第38页 |
·大气化学收集、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O_3、气象因子监测方法 | 第39页 |
·凋落物收集、测定方法 | 第39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林冠对大气降水再分配的研究 | 第40-43页 |
·大气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0页 |
·林冠穿透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降水量和林冠穿透水量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林冠对大气降水化学作用的研究 | 第43-55页 |
·大气降水和林冠穿透水中的元素含量比较 | 第43-44页 |
·大气降水经过林冠时PH值的变化 | 第44-46页 |
·不同站点、样方pH值的空间差异 | 第44-45页 |
·pH值的时间变化 | 第45-46页 |
·大气降水经过林冠时各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 | 第46-52页 |
·[Ca~(2+)]的时间变化 | 第46-47页 |
·[Mg~(2+)]的时间变化 | 第47-48页 |
·Al的时间变化 | 第48-49页 |
·Al/(Ca+Mg)的时间变化 | 第49页 |
·[SO_4~(2-)]的时间变化 | 第49-50页 |
·[NH_4~+]的时间变化 | 第50-51页 |
·NO_3~--N 的时间变化 | 第51页 |
·S∶N 的时间变化 | 第51-52页 |
·大气化学对林冠穿透水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森林凋落物的研究 | 第55-62页 |
·凋落物各组分年产量空间差异 | 第55-58页 |
·三个站点间年凋落量的比较 | 第56页 |
·雷公山各样方间年凋落量差异 | 第56-57页 |
·蔡家塘各样方间年凋落量差异 | 第57页 |
·流溪河各样方间年凋落量差异 | 第57-58页 |
·三个站点间月凋落量的时间变化差异 | 第58页 |
·O_3和气象因子对凋落量的影响规律 | 第58-59页 |
·凋落物中化学元素含量的排序及总含量比较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录 | 第71-78页 |
附录1 三个站点地形图及样方位置 | 第71-73页 |
附录2 叶及枯落物样品N 等元素全量的前处理及其分析方法 | 第73-75页 |
附录3 论文中出现的缩写及其相应的中文解释 | 第75-76页 |
附录4 三个站点主要森林树种及其拉丁名录 | 第76-77页 |
附录5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附录6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