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

机群计算在可视化平台中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CONTENTS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8页
   ·论题提出的背景第15页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机群网络并行计算第18-34页
   ·高性能计算与并行计算第18-21页
     ·对高性能计算的要求第18-19页
     ·并行计算的提出第19-20页
     ·并行计算体系结构第20-21页
   ·机群系统的组成第21-24页
     ·概述第21-22页
     ·机群结点第22-23页
     ·连网络第23-24页
     ·并行编程环境第24页
   ·机群系统的特点第24-25页
   ·机群系统的可扩展性第25-28页
     ·可扩展性系统结构第25-27页
     ·可扩展性编程第27-28页
   ·机群系统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第28-32页
     ·通信技术第28-29页
     ·负载平衡第29-31页
     ·单一系统映像第31页
     ·利用现有的软硬件技术第31-32页
     ·其他因素第32页
   ·机群计算前景展望第32-34页
第三章 消息传递环境PVM第34-43页
   ·消息传递环境第34-36页
     ·概述第34-35页
     ·基于消息传递的并行程序设计第35-36页
   ·PVM简介第36-38页
     ·产生和发展第36-37页
     ·特点第37-38页
   ·PVM组成和功能第38-40页
     ·组成第38-39页
     ·功能第39-40页
   ·PVM的通信机制第40-43页
第四章 Win32平台上的PVM并行程序设计第43-52页
   ·分布并行系统上的并行程序设计第43页
   ·程序并行执行的基本概念第43-44页
   ·Win32 PVM系统第44-45页
   ·Master/Slave结构的并行程序设计模式第45-49页
   ·Hello,World示例第49-52页
第五章 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第52-62页
   ·调度策略的相关术语第52-53页
   ·调度问题的一般模型第53-54页
   ·机群计算中的任务调度通用模型第54-57页
     ·任务描述第54-56页
     ·目标机器第56页
     ·调度与调度目标第56-57页
   ·负载平衡LB(load balancing)机制第57-58页
     ·负载指标(load Index)第57页
     ·负载信息的收集第57-58页
     ·负载分布算法第58页
   ·典型负载平衡算法第58-62页
     ·bidding算法第59-60页
     ·时间驱动算法(TDS)第60-62页
第六章 基于PVM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第62-71页
   ·任务描述第62-63页
     ·任务类别第62-63页
     ·关系类型第63页
   ·目标机器第63-64页
   ·调度策略第64-70页
     ·一般的动态调度策略第64-66页
     ·改进的调度策略第66-70页
     ·基于PVM的任务调度策略第70页
   ·消息监控模块第70-71页
第七章 基于PVM的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实现第71-90页
   ·任务描述第72-73页
     ·任务描述的数据结构第72-73页
   ·目标机器的描述第73-74页
     ·目标机器的数据结构第73-74页
   ·调度模块第74-86页
     ·与调度相关的数据结构第75-76页
     ·调度过程中的函数第76-86页
   ·负载信息收集模块第86-87页
   ·本地消息监控模块第87-88页
   ·两层调度的算法第88-90页
第八章 基于PVM的负载均衡调度在可视化平台上的应用第90-96页
   ·可视化平台的特点及要求第90页
   ·系统构架第90-95页
     ·主要任务第90-91页
     ·用户向导第91-92页
     ·平台组成第92-95页
   ·应用效果第95-96页
结论第96-98页
独创性声明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入唐三韩人研究
下一篇:小剂量吉西他滨(Gemcitabine)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