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贤三昧集》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绪论第6-10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6-8页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成果第8-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第9-10页
第一章 刊刻与版本梳理第10-22页
 第一节 《唐贤三昧集》的成书与刊刻第10-13页
 第二节 《唐贤三昧集》的版本第13-22页
  一、清早期刻本第13-16页
  二、清中晚刻本第16-18页
  三、清末民国石印本第18页
  四、日本明治铅印本第18-19页
  五、其他第19-20页
  六、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唐贤三昧集》选诗标准与诗学思想——以《十种唐诗选》与《唐贤三昧集》的比较为例第22-36页
 第一节 王士禛《十种唐诗选》成书与编选目的第23-24页
 第二节 《唐贤三味集》的入选诗人、诗歌分析第24-27页
 第三节 《唐贤三昧集》与《河岳英灵集》的分合关系第27-36页
  一、《唐贤三昧集》与《十种唐诗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27-31页
  二、《唐贤三味集》与《十种唐诗选·河岳英灵集》的分合关系第31-36页
第三章 《唐贤三昧集》的传播与影响——从《唐贤三昧集》到《唐贤三昧集笺注》与《笺注唐贤诗集》第36-43页
 第一节 《唐贤三昧集笺注》的成书第36-38页
 第二节 《笺注唐贤诗集》的成书第38-39页
 第三节 《唐贤三昧集笺注》与《笺注唐贤诗集》的注评分析第39-43页
  一、两者的异同之处第39-42页
  二、两者的传承与关联第42页
  三、小结第42-43页
结语第43-45页
附录1: 王士禛说"三昧"第45-47页
附录2: 《唐贤三昧集》序跋录第47-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词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平山堂话本》俗字研究
下一篇:王渔洋诗歌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