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超内核的网络安全系统模型和安全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ion第10-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6页
   ·互联网安全问题第11-12页
     ·互联网安全所受的威胁第11-12页
     ·网络安全系统在网络中的作用第12页
   ·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阶段第12-13页
     ·网络安全系统模型及技术现状第13-17页
   ·现有网络安全系统面临的问题第17-21页
     ·网络安全对其安全系统的特殊要求第18页
     ·现有网络安全系统面临的问题第18-2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贡献第21-24页
     ·贡献一:提出一种超内核的网络安全系统模型第21-22页
     ·贡献二:提出多种基于超内核系统的安全机制第22-23页
     ·贡献三: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安全系统开发平台,并实现了一个防火墙原型系统第23-24页
     ·原创说明第24页
   ·文章结构第24-26页
第2章 网络安全系统模型第26-74页
   ·网络安全系统模型的概念第26-28页
   ·现有系统模型第28-50页
     ·现有系统模型的整体结构第28页
     ·以单片机为主体的简单系统模型第28页
     ·以通用操作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模型第28-38页
     ·现有系统安全模型第38-48页
     ·通用系统模型应用于网络安全系统的不足第48-50页
   ·LOIS 网络安全系统模型第50-65页
     ·LOIS 系统模型设计思想第50-54页
     ·LOIS 系统构建元素和方法第54-58页
     ·LOIS 系统内核模型第58-62页
     ·LOIS 系统安全模型第62-65页
   ·入侵容忍的软件体系结构第65-71页
     ·入侵容忍技术第66-67页
     ·入侵容忍的软件体系结构第67-68页
     ·网络安全设备的入侵容忍第68-70页
     ·LOIS 网络安全设备入侵容忍的软件体系结构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3章 LOIS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机制第74-97页
   ·现有系统安全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第74-77页
     ·缓冲区溢出攻击第74-75页
     ·DoS 攻击第75-76页
     ·利用代码错误攻击第76-77页
   ·现有安全技术第77-86页
     ·可生存技术第77-79页
     ·抗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第79-84页
     ·针对DOS 的技术第84-85页
     ·针对系统中错误的技术第85-86页
   ·LOIS 系统的安全机制第86-96页
     ·抗缓冲区溢出攻击机制第87-91页
     ·LOIS 系统可生存设计第91-94页
     ·LOIS 系统的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4章 LOIS网络安全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97-116页
   ·系统的实现平台第97-101页
     ·系统实现平台的选择第97-98页
     ·CPU 所提供的安全机制第98-101页
   ·网络安全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与实现第101-112页
     ·开发平台的结构第101-104页
     ·Linker第104-108页
     ·Loader第108-112页
   ·系统安全的实现第112-115页
     ·利用分段机制隔离地址空间第112-114页
     ·超内核的实现第114-115页
   ·LOIS 系统接口第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5章 实验与安全性分析第116-129页
   ·实验和测试环境第116-117页
     ·实验系统完成的功能第116页
     ·进行对比的操作系统第116页
     ·CPU 速度的选择第116-117页
     ·硬件测试环境第117页
     ·软件测试环境第117页
   ·功能实验和测试第117-118页
     ·功能实现第117页
     ·功能测试步骤与结果第117-118页
     ·功能测试结论第118页
   ·性能对比测试第118-126页
     ·LOIS 平台系统性能测试第119-121页
     ·三种平台性能对比测试第121-126页
     ·性能测试结论第126页
   ·安全性分析第126-127页
     ·LOIS 系统整体安全性分析第126-127页
     ·安全机制对比第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9-133页
   ·总结第129-132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表第134-141页
已发表论文第141-142页
专利申请第142页
参加项目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钢铁路实时跟踪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下一篇:无机表面薄膜力学及耐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