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福高速公路(山东段)生态绿化模式构建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公路对路域环境质量的影响 | 第7-9页 |
·高速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第7-9页 |
·公路绿化的作用 | 第9-10页 |
·国内外公路绿化概况 | 第10-11页 |
·山东省公路绿化概况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实施结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植物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5-38页 |
·计算植物植被绿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15-17页 |
·植物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7-26页 |
·不同植物吸CO_2、放O_2 功能的差异及分类 | 第18-21页 |
·不同植物蒸腾吸热作用的差异及分类 | 第21-22页 |
·不同植物滞尘作用的差异及分析 | 第22-23页 |
·不同植物减菌、杀菌作用的差异、分类及分析 | 第23-24页 |
·不同植物的抗寒能力的差异及分析 | 第24-26页 |
·北方部分绿化树种抗污染能力的分析与评价 | 第26-32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绿化植物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 第32页 |
·评价绿化植物的综合指标 | 第32-38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绿化的主要内容 | 第38-53页 |
·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原则 | 第38-41页 |
·高速公路绿化组成 | 第38页 |
·公路绿化的目的 | 第38页 |
·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高速公路绿化的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高速公路绿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1页 |
·高速公路绿化的设计原理与主要内容 | 第41-45页 |
·中央分隔带 | 第42-43页 |
·路侧 | 第43页 |
·互通式立交匝道区 | 第43-44页 |
·服务区、管理区、收费站 | 第44页 |
·路基 | 第44-45页 |
·其它方面 | 第45页 |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材料选择 | 第45-51页 |
·路基 | 第46页 |
·中央分隔带绿地 | 第46-47页 |
·互通立交绿地 | 第47-48页 |
·适用于服务区 | 第48页 |
·路侧空闲地绿化 | 第48-51页 |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基本措施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京福高速公路(山东段)绿化模式的构建 | 第53-65页 |
·京福路不同地段的公路绿化模式 | 第53-60页 |
·中央分隔带 | 第55页 |
·边坡和路侧空闲地 | 第55-56页 |
·互通立交 | 第56-57页 |
·服务区和收费站的绿化 | 第57-60页 |
·京福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概况 | 第60-65页 |
·京福高速公路地质状况 | 第60页 |
·京福路绿化设计状况 | 第60-61页 |
·京福路绿化工程实施状况 | 第61-62页 |
·京福高速公路不同的绿化、美化模式 | 第62-65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上绿化带减噪与净化空气效果的研究 | 第65-78页 |
·高速公路上绿化带减噪效果的研究 | 第65-71页 |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1页 |
·不同绿化模式净化空气效果的测定与评价 | 第71-78页 |
·测定方法 | 第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摘要 | 第80-83页 |
ABSTRACT | 第83-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