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现状及理论模型 | 第1-21页 |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 第11-21页 |
一、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 第11-16页 |
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 第16-21页 |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趋势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 第22-27页 |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 | 第37-40页 |
一、源于相似产品在生产技术上差距的产业内贸易 | 第37页 |
二、源于加工贸易发展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 第37-38页 |
三、源于弥补资源缺口的产业内贸易 | 第38页 |
四、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偏好的产业内贸易 | 第38页 |
五、源于中间产品交换的产业内贸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政策途径 | 第40-47页 |
第一节 调整我国贸易政策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一、初级产品和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贸易条件正在逐渐下降,市场不仅没有扩大,还出现萎缩的迹象 | 第40-41页 |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三、现有的比较优势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政策途径 | 第42-47页 |
一、开放相关产业市场,培育国内规模经济 | 第42-43页 |
二、大力发展差异产品,促进贸易结构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 | 第43-45页 |
三、选择主导产业,创造产品竞争优势 | 第45页 |
四、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