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水体环境分布论文--海洋生物论文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和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概况(文献综述)第13-32页
 1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第13-18页
  1.1 前言第13-14页
  1.2 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4-18页
   1.2.1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第14-17页
   1.2.2 国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状况第17-18页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第18-27页
  2.1 前言第18-19页
  2.2 国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第19-25页
  2.3 国内海洋线虫的研究状况第25-27页
 3 底栖生物粒径谱第27-29页
  3.1 粒径谱的概念和特征第27页
  3.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7-29页
  3.3 粒径谱研究的意义第29页
 4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意义第29-32页
第二章 研究海域、材料和方法第32-37页
 1 研究海域第32页
 2 取样方法第32-33页
 3 样品分选和记数第33页
 4 线虫的封片和测量第33-34页
 5 沉积环境因子的测定第34页
 6 统计分析和检验第34-37页
  6.1 多变量分析与检验第34-35页
  6.2 联系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35页
  6.3 群落多样性分析第35-36页
  6.4 分布/图形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南黄海小型底栖生物和海洋线虫生态学的研究第37-84页
 1 沉积环境因子的分析第37-50页
  1.1 结果第37-46页
   1.1.1 水深与水温的变化趋势第37-39页
   1.1.2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类型第39-42页
   1.1.3 沉积物中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有机质和含水量的分布第42-46页
  1.2 各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分析第46-49页
  1.3 结论第49-50页
 2 小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第50-65页
  2.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第50-58页
   2.1.1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组成和丰度第50-54页
   2.1.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及生产量第54-58页
  2.2 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第58-60页
   2.2.1 垂直分布第58页
   2.2.2 水平分布第58-60页
  2.3 讨论第60-64页
   2.3.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60-61页
   2.3.2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第61-63页
   2.3.3 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生产量的比较第63-64页
   2.3.4 线虫与桡足类数量的比值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第64页
  2.4 结论第64-65页
 3 海洋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第65-84页
  3.1 线虫的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第65-68页
  3.2 线虫的空间分布第68-69页
   3.2.1 垂直分布第68-69页
   3.2.2 水平分布第69页
  3.3 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第69-70页
  3.4 线虫群落的年龄结构及性比第70-72页
  3.5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第72-77页
   3.5.1 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第72-73页
   3.5.2 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分析第73-77页
  3.6 线虫群落的结构分析第77-78页
  3.7 讨论第78-83页
   3.7.1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第78-81页
   3.7.2 南黄海海洋线虫个体干重的估算第81-83页
  3.8 结论第83-84页
第四章 南黄海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研究第84-9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4-86页
 2 结果与讨论第86-93页
  2.1 底栖生物粒径谱的结构第86-92页
   2.1.1 Sheldon型生物粒径谱第86-89页
   2.1.2 生物量粒径谱第89-91页
   2.1.3 正态化生物粒径谱第91-92页
  2.2 粒径谱的应用第92-93页
 3 讨论第93-96页
 4 结论第96-97页
第五章 南黄海海洋线虫的分类学研究第97-198页
 1 前言第97-98页
 2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系统第98-101页
 3 我国海洋线虫分类学研究现状第101页
 4 中国目前已公开发表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种名录第101-102页
 5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第102页
 6 南黄海海洋线虫种名录第102-109页
 7 海洋线虫新属和新种的研究第109-111页
 8 Descriptinns of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第111-198页
  8.1 Introduction第111页
  8.2 Material and methods第111-112页
  8.3 New genus description第112-114页
  8.4 New species descriptions第114-198页
参考文献第198-210页
附录(南黄海线虫种名录)第210-213页
个人简历第213-215页
致谢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掷标枪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研究
下一篇:大江的“峡谷村庄”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中“故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