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问题的提出——源于实践的思考 | 第7-8页 |
一、我国单位犯罪概念、特征及其立法冲突 | 第8-11页 |
二、单位被告参与刑事诉讼的主体模式及其理论评析 | 第11-18页 |
(一) 法定代表人说 | 第11-13页 |
(二) 诉讼代表人说 | 第13-14页 |
(三) 诉讼代理人说 | 第14-17页 |
(四) 缺席判决说 | 第17-18页 |
三、单位犯罪司法实践及其存在问题 | 第18-25页 |
(一) 现行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规则解读 | 第18-19页 |
(二) 司法实践存在问题及其对现行规则的评价 | 第19-25页 |
四、单位被告参与诉讼具体方式研究 | 第25-35页 |
(一) 单位被告在诉讼活动期间仍然存在的 | 第26-31页 |
(二) 单位被告在诉讼期间已经分立、合并的 | 第31-32页 |
(三) 单位被告在诉讼期间被撤销、注销、吊销、破产的 | 第32-35页 |
五、设定单位被告缺席审判的价值及原则 | 第35-53页 |
(一) 单位犯罪缺席审判的合理性分析 | 第37-44页 |
(二) 建立单位犯罪缺席审判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44-48页 |
(三) 建立单位犯罪缺席审判制度可行性分析 | 第48-52页 |
(四) 单位犯罪缺席审判的构建原则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