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对外路网中通道的功能分析及系统配置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运输通道理论研究的概况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通道的定义及结构形态 | 第13-17页 |
·交通运输通道的定义 | 第13页 |
·交通运输通道的分类 | 第13-14页 |
·市区对外路网中通道的定义 | 第14-15页 |
·通道的结构形态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市区对外路网中通道的需求规划 | 第17-31页 |
·需求规划的流程 | 第17页 |
·通道的交通量预测 | 第17-26页 |
·通道的交通总量预测 | 第18-24页 |
·通道内各路径的分配 | 第24-26页 |
·通道的通行能力研究 | 第26-28页 |
·通道通行能力的定义 | 第26-27页 |
·通道通行能力的计算 | 第27-28页 |
·通道的需求规划 | 第28-30页 |
·常用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 第28-29页 |
·通道的需求规划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市区对外路网中通道的功能分析 | 第31-37页 |
·通道功能的类别 | 第31-33页 |
·道路的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通道功能的类别 | 第32页 |
·影响通道功能的因素 | 第32-33页 |
·通道的需求特征 | 第33-36页 |
·通道的客运需求特征 | 第34-35页 |
·通道的货运需求特征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市区对外路网中通道的系统配置 | 第37-50页 |
·系统配置的影响因素及配置原则 | 第37-38页 |
·通道系统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通道系统配置的原则 | 第38页 |
·通道的系统配置方案研究 | 第38-39页 |
·通道与广域路网的衔接 | 第39-42页 |
·与广域路网的衔接关系 | 第39-41页 |
·与市区路网的衔接关系 | 第41-42页 |
·通道内同类系统的分工 | 第42-49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42页 |
·同类系统分工的必要性 | 第42-44页 |
·同类系统分工的类别 | 第44-45页 |
·通道内客货分线与客货混行的优劣比较 | 第45-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 | 第50-59页 |
·成都中心城与北部片区间通道现状及评价 | 第50-51页 |
·北通道现状 | 第50-51页 |
·北通道路网现状评价 | 第51页 |
·北通道交通需求预测 | 第51-52页 |
·需求预测 | 第52页 |
·需求预测分析 | 第52页 |
·北通道的功能分析及系统配置 | 第52-58页 |
·北通道的功能分析及系统配置 | 第52-53页 |
·北通道内路径的功能分析 | 第53-57页 |
·北通道规划年份饱和度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