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中村改造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22页 |
1.1 “城中村”与“撤村建居” | 第11-12页 |
1.1.1 城中村 | 第11-12页 |
1.1.2 撤村建居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1 中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 | 第12-13页 |
1.2.2 杭州城中村的改造背景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范畴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6-17页 |
1.5.1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6 理论综述 | 第17-22页 |
1.6.1 国外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7-19页 |
1.6.2 国内相关理论和研究 | 第19-22页 |
第2章 杭州的城中村及其改造工作 | 第22-36页 |
2.1 杭州城中村的形成与演变 | 第22-24页 |
2.1.1 城中村演变的阶段 | 第22-23页 |
2.1.2 杭州城中村形成与演变的时期特征 | 第23-24页 |
2.2 杭州城中村改造现状 | 第24-30页 |
2.2.1 杭州城中村改造政策与规划背景 | 第24-26页 |
2.2.2 杭州城中村及其区位分布现状 | 第26-30页 |
2.3 杭州城中村社会与经济现状 | 第30-33页 |
2.3.1 城中村的社会现状 | 第30-31页 |
2.3.2 城中村的经济现状 | 第31-33页 |
2.4 杭州城中村的建设与环境状况 | 第33-36页 |
2.4.1 建筑状况 | 第33-34页 |
2.4.2 环境卫生状况 | 第34页 |
2.4.3 基础设施状况 | 第34-35页 |
2.4.4 公共设施状况 | 第35-36页 |
第3章 杭州城中村类型及其特点 | 第36-43页 |
3.1 已有的“城中村”分类情况 | 第36-37页 |
3.1.1 按拥有农用土地及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分类 | 第36页 |
3.1.2 根据“城中村”城乡结合的不同特征分类 | 第36-37页 |
3.1.3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地土地使用性质分类 | 第37页 |
3.2 杭州城中村归类分析 | 第37-43页 |
3.2.1 杭州城中村归类分析的意义 | 第37-38页 |
3.2.2 杭州城中村现有归类情况的欠缺 | 第38页 |
3.2.3 杭州城中村归类分析 | 第38-43页 |
第4章 杭州城中村改造模式探讨 | 第43-54页 |
4.1 城中村改造模式评析 | 第43-47页 |
4.1.1 从规划改造方式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43-45页 |
4.1.2 从改造主体来分析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45-47页 |
4.2 现行的杭州城中村改造工作模式 | 第47-50页 |
4.2.1 组织机构 | 第47-48页 |
4.2.2 改造工作的运作 | 第48-50页 |
4.3 杭州城中村各类型及适用的规划改造方式 | 第50-54页 |
4.3.1 典型“城中村”A | 第50页 |
4.3.2 准城中村B | 第50-52页 |
4.3.3 景中村C | 第52-54页 |
第5章 杭州城中村改造实例分析 | 第54-67页 |
5.1 典型城中村—范家村:就地全面改造模式 | 第54-60页 |
5.1.1 基本概况 | 第54-55页 |
5.1.2 现状存在问题 | 第55-57页 |
5.1.3 改造模式——就地全面改造 | 第57页 |
5.1.4 改造时序 | 第57-58页 |
5.1.5 改造方案 | 第58-59页 |
5.1.6 改造评价 | 第59-60页 |
5.2 景中村—梅家坞村:就地综合整治模式 | 第60-64页 |
5.2.1 基本概况 | 第60页 |
5.2.2 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5.2.3 改造模式 | 第61页 |
5.2.4 改造主体 | 第61-62页 |
5.2.5 改造方案 | 第62-64页 |
5.2.6 方案评价 | 第64页 |
5.3 准城中村—西溪湿地村庄:异地拆建改造模式 | 第64-67页 |
5.3.1 基本概况 | 第64-65页 |
5.3.2 存在问题 | 第65页 |
5.3.3 改造模式——异地迁建 | 第65-66页 |
5.3.4 改造主体 | 第66页 |
5.3.5 方案评价 | 第66-67页 |
第6章 杭州城中村改造方案实施的困境和出路 | 第67-90页 |
6.1 城中村改造方案实施的主要困境 | 第67-68页 |
6.1.1 启动资金成难题 | 第67页 |
6.1.2 拆迁工作遇阻力 | 第67页 |
6.1.3 基础设施拖后腿 | 第67-68页 |
6.1.4 建设用地受限制 | 第68页 |
6.2 解决杭州城中村改造工作实施困难的出路 | 第68-71页 |
6.2.1 加强政策宣传 | 第68-69页 |
6.2.2 完善各项政策 | 第69页 |
6.2.3 落实社会保障 | 第69-70页 |
6.2.4 加快土地收购 | 第70页 |
6.2.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一 | 第76-80页 |
附件二 | 第80-83页 |
附件三 | 第83-86页 |
附件四 | 第8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