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7页 |
|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结构框架 | 第9-10页 |
| 2.郊野公园的建设发展背景 | 第10-22页 |
| ·郊野公园的概念探讨 | 第10-11页 |
| ·郊野公园概念的多种提法 | 第10-11页 |
| ·郊野公园的定义 | 第11页 |
| ·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 | 第11-21页 |
| ·国外郊野公园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国内郊野公园的发展 | 第13-15页 |
| ·北京郊野公园的发展 | 第15-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南海子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 | 第22-28页 |
| ·南海子地区的历史文化沿革 | 第22-23页 |
| ·南海子公园的区位及项目概况 | 第23-24页 |
| ·南海子公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 第24-26页 |
| ·南海子公园是京城四大郊野公园之一 | 第24-25页 |
| ·南海子公园是中心城区、南苑组团、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之间的“绿肺” | 第25页 |
| ·南海子公园是对南苑遗址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第25页 |
| ·南海子公园是麇鹿等野生动物的保护教育基地 | 第25-26页 |
| ·南海子公园的建设条件分析 | 第26-27页 |
| ·历史文化条件 | 第26页 |
| ·用地条件 | 第26页 |
| ·交通条件 | 第26页 |
| ·水文条件 | 第26-27页 |
| ·南海子公园的规划设计特色 | 第27页 |
| ·南海子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4.南海子公园的实地观察研究分析 | 第28-39页 |
| ·社会调查的概念和主要方法 | 第28页 |
| ·南海子公园的实地观察研究分析 | 第28-38页 |
| ·公园主要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 | 第28-30页 |
| ·公园主要服务设施的基本特征 | 第30-31页 |
| ·公园内主要景观的基本特征 | 第31-35页 |
| ·游憩者的基本特征 | 第35-37页 |
| ·游憩者主要游憩内容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5.南海子公园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 | 第39-63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9页 |
| ·调查问卷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39-61页 |
| ·游憩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 第39-40页 |
| ·游憩者出游特性分析 | 第40-46页 |
| ·游憩者对公园景观的喜好分析 | 第46-49页 |
| ·游憩者对公园设施的喜好分析 | 第49-52页 |
| ·游憩者对公园的满意度与重视度分析 | 第52-54页 |
| ·游憩者对公园的期待分析 | 第54-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6.南海子公园规划与建设探讨 | 第63-73页 |
| ·坚持特色,延续公园优势 | 第63-65页 |
| ·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 第63-64页 |
| ·明确“文化”定位,把握“野趣”特色 | 第64-65页 |
| ·全面推广科普教育 | 第65页 |
| ·改善不足,优化公园配置 | 第65-69页 |
| ·统一规划标准,完善郊野公园体系 | 第65-67页 |
| ·杜绝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 第67页 |
| ·完善设施,满足游人需求 | 第67-69页 |
| ·转变观念,从“游赏”到“游憩” | 第69页 |
| ·弥补缺失,提升公园品质 | 第69-72页 |
| ·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 第69-70页 |
| ·建立科学的公园管理机制 | 第70-71页 |
| ·开展丰富的园内活动 | 第71页 |
| ·增强宣传力度,多角度维护公园运营与发展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7.结语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附录 | 第77-81页 |
| 个人简介 | 第81-82页 |
| 导师简介 | 第82-83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