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MBO案例研究
| 第一篇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MBO案例研究 | 第1-40页 |
| ·中国客车行业概况 | 第7-10页 |
| ·客车行业概况 | 第7-8页 |
| ·中国客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 第8页 |
| ·中国客车行业竞争格局 | 第8-10页 |
| ·宇通客车的发展历程 | 第10-14页 |
| ·宇通客车的前身-郑州客车厂 | 第10-11页 |
| ·进行股份制改造 | 第11-12页 |
| ·股票公开发行上市 | 第12-14页 |
| ·宇通客车MBO | 第14-24页 |
| ·为何转让宇通集团股权 | 第14-15页 |
| ·上海宇通成立 | 第15页 |
| ·上海宇通成为宇通集团第一大股东 | 第15-17页 |
| ·上海宇通的收购资金来源 | 第17页 |
| ·财务造假事件和高派现 | 第17-19页 |
| ·宇通集团股权转让的政策性障碍 | 第19页 |
| ·宇通集团股权司法拍卖 | 第19-21页 |
| ·为什么选择司法拍卖 | 第21-22页 |
| ·市场的反应 | 第22-24页 |
| ·MBO后的宇通客车 | 第24-27页 |
| ·与MAN公司合资成立猛狮客车有限公司 | 第24-25页 |
| ·加速进行行业整合 | 第25-26页 |
| ·宇通客车的发展目标 | 第26-27页 |
| ·案例分析 | 第27-38页 |
| ·中西方MBO的区别 | 第27-29页 |
| ·宇通客车是MBO还是ESOP | 第29-30页 |
| ·宇通客车MBO的政策环境 | 第30-32页 |
| ·宇通客车MBO的资金来源 | 第32-33页 |
| ·宇通客车MBO的信息披露 | 第33-34页 |
| ·司法拍卖是否公正 | 第34-35页 |
| ·定价是否公平 | 第35-36页 |
| ·总结与反思 | 第36-38页 |
| ·附录 | 第38-40页 |
| 第二篇 公司直接、间接讨价还价成本浅析 | 第40-49页 |
| ·样本的选择 | 第40页 |
| ·问卷的设计和主要调查方法 | 第40-41页 |
| ·调查结果 | 第41-43页 |
| ·分析 | 第43-48页 |
| ·直接讨价还价成本 | 第43-46页 |
| ·间接讨价还价成本 | 第46-48页 |
| ·对内外部供应商的控制 | 第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三篇 浅析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络化市场策略 | 第49-59页 |
| ·我国银行业的体系构成及概况 | 第49-50页 |
| ·我国商业银行的体系构成 | 第49-50页 |
| ·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 第50页 |
|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地位 | 第50-55页 |
| ·资产规模与成长性 | 第51-52页 |
| ·资产利润率 | 第52-53页 |
| ·净资产收益率 | 第53-54页 |
| ·人均创利能力 | 第54-55页 |
|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络化市场策略 | 第55-59页 |
| ·市场定位策略 | 第55-56页 |
| ·产品策略 | 第56-57页 |
| ·客户策略 | 第57-59页 |
| 第四篇 莱钢股份与邯郸钢铁的财务比较分析 | 第59-77页 |
| ·钢铁行业背景情况 | 第59-60页 |
| ·产品与经营范围 | 第60-61页 |
| ·经营比较 | 第61-66页 |
| ·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分析 | 第61-63页 |
| ·经营效率分析 | 第63-64页 |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64-66页 |
| ·资本结构比较 | 第66-71页 |
| ·股本结构比较 | 第66-68页 |
| ·资本结构比较 | 第68-71页 |
| ·股利政策比较 | 第71-77页 |
| ·莱钢股份与邯郸钢铁的历年股利政策 | 第71-72页 |
| ·现金流量与股利政策 | 第72-75页 |
| ·现金分红原因浅析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