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尾水系统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1-22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8-16页 |
·论文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6页 |
·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6-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 第18-22页 |
·尾水管脉动压力研究 | 第18-19页 |
·长尾水系统过渡过程研究 | 第19-20页 |
·变顶高尾水洞明满流研究 | 第20-22页 |
第2章 尾水系统数学模型及程序编制 | 第22-49页 |
·有压非恒定流的计算理论 | 第22-32页 |
·基本方程 | 第22页 |
·特征线方法 | 第22-25页 |
·边界条件 | 第25-32页 |
·尾水调压室研究 | 第32-34页 |
·尾水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 第32页 |
·尾水调压室的基本方程及运行的稳定性 | 第32-33页 |
·影响尾水调压室稳定性的因素 | 第33-34页 |
·尾水系统非恒定流的数值模拟 | 第34-48页 |
·尾水系统数值模拟 | 第34-35页 |
·程序中对基本方程的改进 | 第35-40页 |
·程序计算步骤 | 第40-42页 |
·尾水系统过渡过程算例 | 第42-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尾水管脉动压力 | 第49-58页 |
·概述 | 第49-50页 |
·脉动压力的测量与分析 | 第50-53页 |
·有效脉动压力强度系数 | 第50-52页 |
·压力脉动的主频分析 | 第52-53页 |
·两种尾水管突扩方式的比较 | 第53-56页 |
·门井底部脉动压力的比较 | 第54-55页 |
·两种尾水管效能的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尾水系统过渡过程研究 | 第58-73页 |
·工程概述及模型设计 | 第58-65页 |
·工程概述 | 第58-59页 |
·模型设计及试验简述 | 第59-6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1页 |
·甩荷工况 | 第65-67页 |
·增荷工况 | 第67-69页 |
·事故关机再开机 | 第69-70页 |
·一台机甩荷的影响 | 第70-71页 |
·数值计算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变顶高尾水洞明满流研究 | 第73-86页 |
·概述 | 第73-76页 |
·变顶高尾水洞 | 第73-75页 |
·明满流问题 | 第75-76页 |
·明满流的数值模型 | 第76-80页 |
·基本方程 | 第76-78页 |
·边界条件 | 第78-79页 |
·初始条件 | 第79页 |
·计算方法 | 第79-80页 |
·工程实例 | 第80-85页 |
·试验说明 | 第80-81页 |
·试验工况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和声明 | 第92-93页 |
附录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