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项目研究方式 | 第14页 |
·项目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获得的效益 | 第15-17页 |
第2章 游离水脱除器填料 | 第17-25页 |
·波纹聚结板填料简介 | 第17-18页 |
·聚合物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第18页 |
·波纹聚结板填料的开发 | 第18-20页 |
·填料材质选择 | 第19页 |
·填料结构确定 | 第19-20页 |
·填料中流体的流动形态分析及油水分离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填料中流体的流动形态分析 | 第20-21页 |
·波纹板填料简化为倾斜平板的方法 | 第21页 |
·油水分离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室内试验情况 | 第25-50页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实验装置说明 | 第25-27页 |
·实验流程 | 第25-26页 |
·实验流程的主要特点 | 第26页 |
·装置中主要设备 | 第26页 |
·实验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不含聚合物介质的实验 | 第27-36页 |
·实验测试方法及粒径分布参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油水分相实验 | 第29-32页 |
·波纹板填料油水分相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流量与分离程度及效率的关系 | 第32-33页 |
·油滴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3-34页 |
·波纹板填料型式及其几何尺寸对分离效果影响的分析 | 第34页 |
·波纹板填料与倾斜平板油水分相比较及并流、逆流结果比较 | 第34-35页 |
·并流、逆流时波纹板填料与倾斜平板油水分相比较 | 第35-36页 |
·含聚合物介质的实验 | 第36-48页 |
·实验介质 | 第36页 |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45页 |
·油水分离实验研究及模拟与分析 | 第45-48页 |
·实验结果说明 | 第45页 |
·实验及模拟计算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现场试验 | 第50-75页 |
·试验目的 | 第50页 |
·试验介质、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 | 第50-53页 |
·试验介质 | 第50-52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52页 |
·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控制 | 第52-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2页 |
·试验条件控制 | 第52-53页 |
·试验研究情况及结果简要分析 | 第53-73页 |
·采出液水相粘度测试 | 第53-54页 |
·含水构成测试 | 第54-56页 |
·聚合物含量小于50mg/L的脱水试验 | 第56-57页 |
·聚合物含量为100mg/L的脱水试验 | 第57-58页 |
·聚合物含量为200—250mg/L的脱水试验 | 第58-61页 |
·聚合物含量为270—350mg/L的脱水试验 | 第61-66页 |
·聚合物含量为350—390mg/L的脱水试验 | 第66-69页 |
·聚合物含量为390—470mg/L的脱水试验 | 第69-71页 |
·含水率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现场推广应用情况 | 第75-80页 |
·聚北十三联合站推广应用情况 | 第75-76页 |
·喇360联合站推广应用情况 | 第76-78页 |
·大庆油田游离水脱除器应用情况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技术评价及经济效益计算 | 第80-83页 |
·技术评价 | 第80页 |
·经济效益计算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