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农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农业可持续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第8-9页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第9-12页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第9-10页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概况第10-12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本文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第14-21页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史第14-17页
     ·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思想第14页
     ·西方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观点第14-15页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17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第17-20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17-19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第19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第19-20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第21-30页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第21-25页
     ·不可持续的“公共地悲剧”第21页
     ·博弈中的不可持续发展第21-23页
     ·代际公平的经济解释第23-25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第25-29页
     ·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5-27页
     ·制度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7-28页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0-41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30-3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30-31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第31-3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第32页
   ·分区域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必要性第32-33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第33-34页
   ·影响中国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第34-35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5-40页
     ·国内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第35-36页
     ·区域农业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6-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第41-48页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研究第41-43页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的系统分析第43-47页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中的权数第43-45页
     ·对层次分析法的系统分析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运用主观赋权法-G1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第48-54页
   ·层次分析法赋权(又称特征值法)存在的问题第48-49页
   ·基于“功能驱动”的主观赋权法--G1法第49-52页
   ·一个运用G1法赋权的例子第52-53页
   ·运用G1法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38合金热浸镀铝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驱游离水脱除设备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