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0.1 选题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 第7页 |
§0.2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7-8页 |
§0.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8-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20页 |
§1.1 国家经济安全基本理论 | 第10-11页 |
§1.2 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及其特点 | 第11-14页 |
§1.3 区域经济的地位及其受到的战争威胁 | 第14-17页 |
§1.4 研究战时区域经济安全评估问题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1.5 研究区域经济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战争对区域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20-29页 |
§2.1 区域经济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 第20-21页 |
§2.2 区域经济运行规律 | 第21-23页 |
§2.3 战争对区域经济安全影响的主要方面 | 第23-26页 |
§2.4 战争影响区域经济安全的方式和机理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战时区域经济安全态势评价模型 | 第29-33页 |
§3.1 评价的主要原则与思路 | 第29页 |
§3.2 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3.3 评价的数量模型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模型的应用:安全状态预警与监测 | 第33-38页 |
§4.1 预警及区域经济安全预警系统的涵义 | 第33页 |
§4.2 区域经济安全预警系统的一般构成 | 第33-34页 |
§4.3 区域经济安全监测预警的含义及其对象 | 第34-35页 |
§4.4 区域经济安全态势监测预警评定方法——基于案例的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4.5 区域经济安全监测预警评价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评价技术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 第38-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表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