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1-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实验仪器 | 第11-12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8页 |
·动物分组与造模 | 第12-13页 |
·治疗方法 | 第13页 |
·样本采集与处理 | 第13-14页 |
·指标观察与检测 | 第14-17页 |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一般情况 | 第18页 |
·UC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指标比较 | 第18-19页 |
·UC大鼠结肠组织MPO活性 比较 | 第19页 |
·UC大鼠结肠组织IL-1β的含量比较 | 第19-20页 |
·UC大鼠结肠组织IL-1βmRNA表达比较 | 第20-21页 |
·UC大鼠结肠组织VIP的含量比较 | 第21-22页 |
3 讨论 | 第22-30页 |
·关于UC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第22-23页 |
·“合治内腑”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 第23-26页 |
·电针上巨虚、曲池对UC大鼠病损结肠组织的治疗效应 | 第26页 |
·电针上巨虚、曲池治疗UC大鼠的作用途径 | 第26-30页 |
·对UC大鼠结肠组织IL-1β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UC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照片 | 第35-36页 |
发表论文 | 第36-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