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CW的远程教育虚拟教室的研究与实现
| 摘 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 论 | 第7-10页 |
| ·论文背景 | 第7-8页 |
| ·现状与发展 | 第7-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8页 |
| ·研究目标 | 第8-9页 |
| ·内容安排 | 第9-10页 |
| 第二章 虚拟教室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0-19页 |
| ·WWW技术 | 第10-11页 |
| ·WWW概述 | 第10页 |
| ·客户机/服务器 | 第10页 |
| ·WWW浏览器 | 第10页 |
| ·交互式Web | 第10-11页 |
| ·Web应用开发的基本过程 | 第11页 |
| ·计算机协同工作(CSCW)理论 | 第11-14页 |
| ·CSCW概述 | 第11页 |
| ·CSCW的特点 | 第11-12页 |
| ·协同的分类 | 第12页 |
| ·CSCW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CSCW同一般分布式系统的联系与差异 | 第13页 |
| ·CSCW的应用 | 第13页 |
| ·CSCW与远程教育 | 第13-14页 |
| ·CSCW与CSCL | 第14页 |
| ·Java技术 | 第14-19页 |
| ·Java语言概述 | 第14页 |
| ·Servlet 技术 | 第14-15页 |
| ·JSP技术 | 第15-16页 |
| ·JavaBean技术 | 第16页 |
| ·Applet技术 | 第16页 |
| ·JDBC技术 | 第16-17页 |
|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 第17页 |
| ·Java网络编程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虚拟教室系统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19-27页 |
| ·协同实现 | 第19-22页 |
| ·角色控制 | 第19页 |
| ·协同感知 | 第19页 |
| ·共享应用 | 第19-21页 |
| ·并发控制 | 第21-22页 |
| ·MVC架构 | 第22-24页 |
| ·MVC概述 | 第22-23页 |
| ·MVC模型与优点 | 第23-24页 |
| ·网络通信机制 | 第24-26页 |
| ·网络通信方式 | 第24-25页 |
| ·虚拟教室的通信性能 | 第25-26页 |
| ·虚拟教室的安全问题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虚拟教室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7-38页 |
| ·系统设计概述 | 第27-28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7页 |
| ·系统功能要求 | 第27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 ·系统模块概要设计 | 第28-32页 |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8页 |
| ·系统模块划分 | 第28-30页 |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30-32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2-36页 |
| ·远程教学模式 | 第32页 |
| ·系统架构选择 | 第32-33页 |
| ·系统结构策略 | 第33-34页 |
| ·系统三层应用结构 | 第34-35页 |
| ·软件体系MVC架构 | 第35-36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36-38页 |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创建数据库表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虚拟教室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38-56页 |
| ·用户界面 | 第38-40页 |
| ·功能要求 | 第38页 |
| ·界面组成与实现 | 第38-40页 |
| ·系统MVC架构的实现 | 第40-42页 |
| ·系统控制与管理的实现 | 第42-44页 |
| ·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42页 |
| ·Session的工作原理 | 第42页 |
| ·JSP中处理Session | 第42-43页 |
| ·在系统中应用Session | 第43-44页 |
| ·用户登录控制 | 第44页 |
| ·电子白板系统的实现 | 第44-50页 |
| ·电子白板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 第44-45页 |
| ·电子白板系统原理 | 第45-46页 |
| ·白板系统的消息传递机制 | 第46-48页 |
| ·电子白板系统软件结构 | 第48-50页 |
| ·一致性控制与并发控制 | 第50页 |
| ·协同浏览系统的实现 | 第50-54页 |
| ·协同浏览原理及控制方式 | 第50页 |
| ·协同浏览系统体系结构 | 第50-51页 |
| ·协同浏览系统软件结构 | 第51-52页 |
| ·协同浏览系统工作过程 | 第52-54页 |
| ·数据库连接池提高访问效率 | 第54-56页 |
| ·实现连接池的意义 | 第54页 |
| ·数据库连接池的设计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 致 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