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国有独资公司概述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现状及其危害 | 第13-14页 |
一、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现状 | 第13页 |
二、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危害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原因分析 | 第14-20页 |
一、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的历史考察 | 第14-16页 |
二、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失范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20页 |
(一)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双重博弈假说 | 第17-18页 |
(三) 法权与事实上的产权不一致 | 第18页 |
(四) 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的同时带来内部人控制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国有独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约束机制的现状 | 第20-42页 |
一、国有独资公司内部治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 | 第20-39页 |
(一) 出资人(国家)的约束 | 第21-34页 |
(二) 党委的约束 | 第34-35页 |
(三) 职工监督 | 第35-38页 |
(四) 资本借入者的约束 | 第38-39页 |
二、外部治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约束 | 第39-42页 |
(一) 资本市场 | 第39页 |
(二) 产品市场 | 第39-40页 |
(三) 经理人市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国外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监督 | 第42-47页 |
一、法国 | 第42-43页 |
二、德国 | 第43-44页 |
三、英国 | 第44-45页 |
四、日本 | 第45页 |
五、美国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完善国有独资公司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 | 第47-50页 |
一、明确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 | 第47页 |
二、完善内部治理 | 第47-48页 |
(一) 完善出资人制度 | 第47-48页 |
(二) 加强党委约束 | 第48页 |
(三) 强化职工监督 | 第48页 |
三、培育外部市场 | 第48-50页 |
(一) 发展资本市场 | 第48-49页 |
(二) 完善产品市场 | 第49页 |
(三) 培育经理人市场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5-56页 |
声明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