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防范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比较分析法第11页
     ·实证研究第11-12页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综述第12-27页
   ·公司治理概念及公司治理机制第12-16页
     ·公司治理概念第12-14页
     ·公司治理机制第14-16页
   ·公司治理的模式比较第16-21页
     ·美国: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第16-18页
     ·德日: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第18-20页
     ·基于比较分析的结论第20-21页
   ·本文的公司治理观第21页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征分析第21-27页
     ·内部治理结构特征分析第22-24页
     ·外部治理特征分析第24-27页
第三章 公司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关系的分析第27-33页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演变轨迹第27-29页
     ·第一阶段:默默无闻第27页
     ·第二阶段:大股东之提款机第27-28页
     ·第三阶段:互保肆掠第28-29页
     ·第四阶段:子债父保第29页
   ·“非理性担保”的概念归纳第29-30页
   ·公司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关系的理论阐述第30-33页
     ·内部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对外担保第30-31页
     ·外部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对外担保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分析第33-50页
   ·样本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分析第33-46页
     ·样本一:“福建圈”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分析第33-40页
   1 偿债能力分析第33-35页
   2 盈利能力分析第35-39页
   3 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分析第39-40页
   4 “福建圈”小结第40页
     ·样本二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分析第40-46页
   1 偿债能力分析第40-41页
   2 盈利能力分析第41-45页
   3 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状况分析第45页
   4 样本二小结第45-46页
   ·基于双样本分析的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的财务风险综述第46-50页
     ·代偿风险第46-47页
     ·担保链引发的带有集团性质的系统性风险第47-48页
     ·担保导致的财务风险的积聚极有可能诱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48-50页
第五章 公司治理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关系的实证研究第50-62页
   ·样本选择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50-53页
     ·样本选择第50-52页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52-53页
   ·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关系的实证研究第53-56页
     ·研究假设第53-54页
     ·变量定义第54-55页
     ·实证分析第55-56页
     ·结论第56页
   ·董事会特征与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关系的实证研究第56-60页
     ·研究假设第57-58页
     ·变量定义第58页
     ·实证分析第58-60页
     ·结论第60页
   ·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0-61页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61-62页
第六章 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担保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第62-72页
   ·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62-67页
     ·培育核心股东第62-63页
     ·强化独立董事作用第63-64页
     ·加强监事会的监督第64-65页
     ·制定公司内部的对外担保管理制度第65-67页
   ·硬化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第67-72页
     ·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第68页
     ·强化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事项的监管第68-69页
     ·银行在担保风险控制中应该积极作为第69-70页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第70页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第70-72页
结束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1第76-77页
附录2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出国留学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