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IP电话语音信号处理、传送系统的研制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1.1 IP电话的基本概念介绍第8-10页
 1.2 IP电话发展及国内外动态第10-12页
 1.3 IP电话语音技术简介第12-14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IP电话的协议与标准第15-24页
 2.1 相关组织第15页
 2.2 相关协议第15-18页
  2.2.1 H.323协议介绍第16-17页
  2.2.2 H.323通信协议栈第17-18页
  2.2.3 H.323通信协议和IP电话第18页
 2.3 TCP/IP协议栈第18-20页
  2.3.1 TCP/IP栈模型第19-20页
  2.3.2 TCP/IP通信第20页
 2.4 IP部分第20-22页
  2.4.1 IP数据报格式第21页
  2.4.2 网间地址协议第21-22页
 2.5 TCP部分第22-24页
  2.5.1 传输控制协议TCP第22-24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4-37页
 3.1 系统总体框架第24-26页
  3.1.1 IP电话网络第24-25页
  3.1.2 H.323终端的硬件组成第25-26页
 3.2 DSP语音电路设计第26-31页
  3.2.1 DSP语音芯片介绍第26-28页
  3.2.2 MC14LC5480-A/D、D/A转换电路的介绍和选型第28-29页
  3.2.3 DSP硬件电路设计第29-31页
 3.3 逻辑译码电路设计第31-32页
 3.4 以太网卡电路设计(详细部分见后一个章节)第32-33页
 3.5 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第33页
 3.6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第33-37页
第四章 以太网口的设计与实现第37-53页
 4.1 前言第37页
 4.2 以太网协议第37-38页
 4.3 以太网卡接口电路工作方式第38页
 4.4 以太网卡电路详解第38-39页
 4.5 以太网卡芯片RTL8019AS的内部RAM结构第39-42页
 4.6 以太网卡的上电复位第42-44页
 4.7 以太网卡的初始化第44-47页
 4.8 以太网卡地址设置第47页
 4.9 以太网卡接收数据包第47-50页
 4.10 93C46编程第50-53页
第五章 TCP/IP通信程序的软件实现第53-66页
 5.1 TCP/IP协议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第53页
 5.2 系统中的TCP/IP软件结构第53-55页
  5.2.1 进程与进程间通信第53-54页
  5.2.2 向高层协议传递分组第54页
  5.2.3 IP协议与TCP传输协议之间的数据报传递第54页
  5.2.4 向应用程序的传递操作第54-55页
  5.2.5 从TCP经过IP到网络输出第55页
  5.2.6 小结第55页
 5.3 网络接口层第55-56页
  5.3.1 接口数据结构第55页
  5.3.2 以太网的基本定义第55-56页
  5.3.3 本地主机接口第56页
 5.4 TCP/IP协议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第56-59页
  5.4.1 IP软件的设计思想第56页
  5.4.2 IP软件结构和数据报流程第56-57页
  5.4.3 IP分片与重装第57-59页
 5.5 TCP软件模第59-61页
  5.5.1 TCP软件模块的总体组成结构第59-60页
  5.5.2 TCP的数据结构和输入处理第60-61页
 5.6 定时器管理模块第61-63页
  5.6.1 定时事件的通用数据结构第61-62页
  5.6.2 TCP定时器进程第62页
  5.6.3 流量控制和自适应重发第62-63页
 5.7 SOCKET模块第63-65页
 5.8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DSP软件设计与实现第66-71页
 6.1 应用软件设计的标准和原则第66页
 6.2 软件总体结构图第66-67页
 6.3 自定义的头文件介绍第67-70页
 6.4 CT8020工作流程框图第70页
 6.5 系统软件实现第70-71页
第七章 结论第71-73页
 7.1 全文总结第71页
 7.2 论文创新第71页
 7.3 前景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波纹管膨胀节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电子经纬仪水平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