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第1-10页
引言第10-17页
 0.1 问题的提出和论文立题的出发点第10页
 0.2 研究思路、章节分布及主要结论第10-17页
第一章 、理论综述第17-43页
 1.1 早期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一般理论第17-21页
 1.2 发展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变动理论的发展第21-26页
 1.3 城市聚集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分析第26-32页
 1.4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机会成本第32-37页
 1.5 构建城市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思考第37-43页
第二章 、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第43-81页
 2.1 国际性大都市的定义第43-45页
 2.2 国际性大都市功能特征第45-48页
 2.3 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变动案例研究第48-77页
  2.3.1 纽约的例子第48-58页
  2.3.2 东京的例子第58-63页
  2.3.3 伦敦的例子第63-65页
  2.3.4 新加坡的例子第65-72页
  2.3.5 香港的例子第72-77页
 2.4 对上海的借鉴第77-81页
第三章 、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第81-118页
 3.1 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历史轨迹第81-86页
 3.2 九十年代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第86-103页
  3.2.1 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第87-89页
  3.2.2 第二产业的发展第89-97页
  3.2.3 第三产业的发展第97-103页
 3.3 上海产业结构变动成因分析第103-118页
  3.3.1 投资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第103-105页
  3.3.2 需求要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第105-108页
  3.3.3 产业发展要素贡献率测算第108-118页
第四章 、引进外资与产业结构变动第118-132页
 4.1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变化趋势第118-121页
 4.2 上海引进外资发展历程第121-124页
 4.3 引进外资对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第124-132页
第五章 、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第132-148页
 5.1 上海技术进步主要指标第132-135页
 5.2 技术开发主要来源第135-136页
 5.3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第136-143页
 5.4 结论与启示第143-148页
第六章 、产业结构变动绩效评估第148-166页
 6.1 要素效益分析第148-154页
 6.2 产业竞争力分析第154-158页
  6.2.1 上海品牌的没落第154-155页
  6.2.2 支柱产业的困惑第155-156页
  6.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156-157页
  6.2.4 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第157-158页
 6.3 产业发展战略评估第158-166页
  6.3.1 对建设“工业新高地”的质疑第158-160页
  6.3.2 对三次产业发展关系的再讨论第160-163页
  6.3.3 充分注重都市型产业的发展第163-166页
第七章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第166-185页
 7.1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态势分析第167-170页
 7.2 上海与三角洲产业发展比较研究第170-175页
 7.3 上海与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战略意义第175-177页
 7.4 上海与三角洲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第177-179页
 7.5 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选取第179-185页
第八章 、新一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选择第185-199页
 8.1 新一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外环境第185-188页
 8.2 新一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第188-191页
 8.3 新一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体系第191-195页
 8.4 新一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措施第195-199页
参考文献第199-204页
后记第204-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新华书店集团实施连锁经营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