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生物催化聚合反应研究概况第9-11页
   ·酶促聚合研究现状第11-14页
     ·聚酯的酶促合成第11-12页
     ·含糖聚酯的酶促合成第12-13页
     ·过氧化物酶促酚及芳香胺类聚合第13页
     ·过氧化物酶酶促乙烯类单体聚合第13-14页
   ·辣根过氧化物酶第14-15页
     ·过氧化物酶概述第14-15页
     ·HRP酶及其与底物复合体的光谱特征第15页
   ·酶促乙烯类单体聚合机理研究第15-17页
   ·固定化酶技术第17-21页
     ·酶的固定化方法第17-19页
     ·生物微胶囊固定化技术第19-20页
     ·微胶囊载体材料第20-21页
   ·课题的提出第21-22页
第三章 实验第22-27页
   ·酶促聚合实验第22-24页
     ·实验药品第22页
     ·单体的精制和预处理第22页
     ·聚合实验第22-23页
     ·AAM聚合动力学实验第23-24页
     ·聚合产物的表征第24页
   ·固定化酶实验第24-27页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24-25页
     ·空心微胶囊的制备第25页
     ·含酶微胶囊的制备第25页
     ·固定化酶用于聚合实验第25页
     ·表征方法第25-27页
第四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引发乙烯基单体聚合第27-34页
   ·辣根过氧化物酶酶促三元还原体系引发AAM聚合第27-28页
   ·HRP/ACAC/H_2O_2酶促体系引发各乙烯基单体聚合的结果比较第28-29页
   ·温度对酶促聚合的影响第29-30页
   ·酶促聚合产物的红外谱图第30-34页
第五章 丙烯酰胺酶促聚合动力学第34-46页
   ·过氧化物酶酶促体系引发AAM聚合过程第34-35页
   ·诱导期分析第35-37页
   ·HRP酶促体系引发的动力学分析第37-40页
   ·HRP酶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0-42页
   ·H_2O_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2-44页
   ·AAM单体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4页
   ·ACAC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4-46页
第六章 微胶囊化固定化酶研究第46-53页
   ·微胶囊固定化酶研究第46-50页
     ·不同成膜时间和壳聚糖分子量对微胶囊影响第47-49页
     ·不同溶芯时间对微胶囊影响第49页
     ·Ca~(2+)和海藻酸钠对微胶囊的影响第49-50页
     ·微胶囊固定化酶第50页
   ·微胶囊化酶促AAM聚合第50-53页
     ·微胶囊化聚合反应时间第50-51页
     ·含酶微胶囊催化聚合机理第51-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的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EPSS技术与网络教育资源管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