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7页 |
一、 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必要性 | 第7-9页 |
(一) “民族化”是中国油画“民族风格”形成的必经之路 | 第7-8页 |
(二) “民族化”是油画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 第8-9页 |
二、 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 | 第9-13页 |
(一) “民族审美意识”的存在使中国油画“民族化”成为可能 | 第9-12页 |
(二) 早期“中西结合”的探索为中国油画“民族化”奠定基础 | 第12-13页 |
三、 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条件 | 第13-16页 |
(一) 对西洋画的学习 | 第13-14页 |
(二) 对民族文化的吸收 | 第14-16页 |
四、 中国油画“民族化”的乡土题材 | 第16-23页 |
(一) 自然题材 | 第17-19页 |
(二) 社会题材 | 第19-22页 |
(三) 风情题材 | 第22-23页 |
五、 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艺术形式 | 第23-37页 |
(一) 空间处理 | 第26-31页 |
1、 “二维”空间的运用 | 第26-27页 |
2、 “二维半”空间的运用 | 第27-31页 |
(二) 肌理材料的运用 | 第31-32页 |
(三) 点线和笔墨的处理 | 第32-34页 |
1、 点 | 第33页 |
2、 线 | 第33-34页 |
3、 笔墨 | 第34页 |
(四) 色彩的运用 | 第34-36页 |
(五) 构图 | 第36-37页 |
六、 中国油画“民族化”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 第37-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书目 | 第42-44页 |
科研成果简介 | 第44-46页 |
中文提要 | 第46-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