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动态 | 第8-11页 |
1.1.1 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的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1.1.2 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1.2 电网诊断与仿真专家系统的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1.2.1 电网诊断与仿真系统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 第11-12页 |
1.2.2 电网故障诊断与仿真调度的一般方法 | 第12-14页 |
1.3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6-25页 |
2.1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2 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 | 第18-23页 |
2.2.1 基于一致方法 | 第18-21页 |
2.2.2 溯因方法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基于模型的电网诊断与仿真系统的设计 | 第25-37页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3.2 数据库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 第26-32页 |
3.2.1 数据库的选用 | 第26-27页 |
3.2.2 访问数据库的接口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3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 第28-32页 |
3.3 模型库的设计 | 第32-35页 |
3.3.1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结构化模型的表示方法 | 第33-34页 |
3.3.2 模型字典库的设计 | 第34-35页 |
3.4 知识库设计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电网诊断与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37-49页 |
4.1 实时数据传输系统 | 第37-41页 |
4.1.1 数据标识模块的设计 | 第38-39页 |
4.1.2 数据整合分析处理模块 | 第39-41页 |
4.2 故障提取模型的设计 | 第41-44页 |
4.2.1 负荷停运提取模型算法 | 第42-43页 |
4.2.2 电压异常提取模型算法 | 第43-44页 |
4.3 调度仿真模型的设计 | 第44-48页 |
4.3.1 目标函数 | 第45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45-46页 |
4.3.3 调度仿真模型中的调度算法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电网诊断与仿真专家系统的实现 | 第49-70页 |
5.1 总体设计的实现 | 第49-53页 |
5.1.1 体系结构 | 第49-51页 |
5.1.2 系统结构 | 第51-53页 |
5.2 数据实时传输子系统的实现 | 第53页 |
5.2.1 开发工具 | 第53页 |
5.2.2 程序实现 | 第53页 |
5.3 电网诊断与仿真专家系统的实现 | 第53-69页 |
5.1.1 COM技术的简述 | 第53-55页 |
5.1.2 模型算法与COM技术的融合 | 第55-58页 |
5.1.3 COM构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5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