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加工中编程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复杂螺杆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 ·误差分析的意义及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2 基础理论 | 第17-27页 |
| ·加工原理 | 第17-18页 |
| ·坐标系 | 第18页 |
| ·工件及刀具方程的建立 | 第18-21页 |
| ·工件螺旋面方程的建立 | 第18-20页 |
| ·刀具圆环面方程的建立 | 第20-21页 |
| ·坐标变换 | 第21-22页 |
| ·最小有向距离算法简述 | 第22-25页 |
| ·最小有向距离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 ·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 ·接触迹的连续性 | 第23页 |
| ·最小有向距离算法的应用 | 第23-25页 |
| ·刀触点计算 | 第23-24页 |
| ·初始点的选取 | 第24页 |
| ·网格法 | 第24-25页 |
| ·刀具轨迹的阿基米德螺线插补运动模型 | 第25-27页 |
| 3 包络面仿真算法 | 第27-3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 ·解析法 | 第27-29页 |
| ·计算机仿真算法 | 第29-30页 |
| ·包络面仿真算法 | 第30-36页 |
| ·包络面仿真算法原理 | 第30-32页 |
| ·包络面仿真算法的实现 | 第32-36页 |
| ·包络面仿真带 | 第32-33页 |
| ·初始点的确定 | 第33页 |
| ·三刀位加工仿真法 | 第33-35页 |
| ·沿螺旋方向的包络仿真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法向误差的计算方法 | 第37-51页 |
| ·截面内径向误差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法向误差模型的建立 | 第38-44页 |
| ·程序设计 | 第44-50页 |
| ·程序说明 | 第44-45页 |
| ·程序流程图例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阿基米德螺线插补产生的加工误差分析 | 第51-60页 |
| ·阿基米德螺线插补产生的表面误差 | 第52-54页 |
| ·编程点间的步长对阿基米德螺线插补误差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刀尖圆弧半径对阿基米德螺线插补误差的影响 | 第56-59页 |
| ·刀具安装角对阿基米德螺线插补误差的影响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刀具安装高度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60-68页 |
| ·刀具安装高度的误差因素 | 第60-61页 |
| ·刀具安装高度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分析 | 第61-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