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9页 |
第一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第19-3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9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19-24页 |
一、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文献回顾 | 第20-23页 |
二、 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回顾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利率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24-27页 |
一、 利率衍生品的特性与适用的利率模型 | 第24-25页 |
二、 建模的程序 | 第25-26页 |
三、 利率模型的模拟方法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利率模型的评价标准 | 第27-30页 |
一、 拟合市场数据 | 第27-28页 |
二、 良好的动态特征 | 第28-29页 |
三、 模型的易解性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利率期限结构中的无套利关系 | 第30-41页 |
第一节 风险中性测度 | 第30-34页 |
一、 测度P与测度Q | 第30-33页 |
二、 有关测度Q的几个问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无套利第一定理 | 第34-38页 |
一、 无风险组合的构建 | 第34-37页 |
二、 风险的市场价格 | 第37-38页 |
三、 债券的定价方程 | 第38页 |
四、 债券偏微分定价方程的推广 | 第38页 |
第三节 无套利第二定理 | 第38-41页 |
一、 鞅测度下的无套利关系 | 第38-39页 |
二、 计价单位的选择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单因素均衡模型 | 第41-56页 |
第一节 单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单因素模型的实证背景 | 第43-47页 |
一、 主成份分析 | 第43-46页 |
二、 主成份分析的实证发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单因素模型的特点 | 第47-50页 |
一、 短期利率的行为特征 | 第48-49页 |
二、 从利率模型到贴现债券模型 | 第49页 |
三、 风险的市场价格 | 第49-50页 |
第四节 Merton模型 | 第50-52页 |
一、 Merton模型概述 | 第50-51页 |
二、 Merton模型的主要缺陷 | 第51页 |
三、 Merton模型下的债券定价方程 | 第51-52页 |
四、 收益率R(t,τ)的分布形式 | 第52页 |
第五节 Vasicek模型 | 第52-56页 |
一、 短期利率r(t)的分布形式 | 第53页 |
二、 Vasicek模型的评述 | 第53-54页 |
三、 Vasicek模型下的债券定价方程 | 第54-55页 |
四、 收益率R(t,τ)的分布形式 | 第55-56页 |
第四章 Cox-Ingersoll-Ross模型 | 第56-68页 |
第一节 CIR模型的分布性质 | 第56-60页 |
一、 短期利率r(t)的分布 | 第56-57页 |
二、 CIR模型的评述 | 第57页 |
三、 对CIR利率模型均值回复性的理解 | 第57-58页 |
四、 CIR模型下的债券定价方程 | 第58-59页 |
五、 收益率R(t,τ)的分布形式 | 第59-60页 |
六、 双平方根模型 | 第60页 |
第二节 CIR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60-62页 |
一、 基本分析法与现象法 | 第60-61页 |
二、 模型差异分析与参数稳定性 | 第61-62页 |
第三节 CIR模型的实证检验 | 第62-65页 |
一、 利率的水平与利率的波动率 | 第62-63页 |
二、 合理的检验标准 | 第63-64页 |
三、 实证发现 | 第64-65页 |
第四节 广义仿射模型类 | 第65-68页 |
一、 从CIR模型到广义仿射模型 | 第65-66页 |
二、 时齐仿射模型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多因素均衡模型分析 | 第68-77页 |
第一节 Brennan-Schwartz模型 | 第69-72页 |
一、 Brennan-Schwartz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69-70页 |
二、 Brennan-Schwartz(1982)模型的发展 | 第70-71页 |
三、 Brennan和Schwartz模型评价 | 第71-72页 |
第二节 Fong-Vasicek模型 | 第72-73页 |
一、 Fong-Vasicek模型中的随机方差 | 第72页 |
二、 Fong-Vasicek模型评述 | 第72-73页 |
三、 Fong-Vasicek模型下的债券定价方程 | 第73页 |
第三节 Longstaff-Schwartz模型 | 第73-77页 |
一、 Longstaff—Schwartz模型下的债券定价方程 | 第73-74页 |
二、 收益率曲线的拟合—隐含拟合法 | 第74-75页 |
三、 收益率曲线的拟合—历史数据法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套利模型 | 第77-86页 |
第一节 Ho-Lee模型 | 第78-80页 |
一、 离散形式的Ho-Lee模型 | 第78-80页 |
二、 Ho-Lee模型评价 | 第80页 |
第二节 Hull-White模型 | 第80-83页 |
一、 Hull-White模型的特点 | 第81页 |
二、 Hull-White模型下的波动性的拟合 | 第81-83页 |
第三节 Black-Derman-Toy模型 | 第83-86页 |
一、 Black-Derman-Toy模型的特点 | 第83-85页 |
二、 Black-Derman-Toy模型的发展 | 第85-86页 |
第七章 Heath-Jarrow-Morton模型 | 第86-99页 |
第一节 HJM模型概述 | 第86-89页 |
一、 HJM模型下的无套利条件 | 第86-88页 |
二、 HJM模型类 | 第88-89页 |
第二节 零息债券价格波动率的一般性限制条件 | 第89-90页 |
一、 波动率的马尔可夫性 | 第89-90页 |
二、 波动率的时间平稳性 | 第90页 |
第三节 HJM模型蕴涵的短期利率过程 | 第90-92页 |
一、 HJM模型中短期利率过程的导出 | 第90-91页 |
二、 短期利率过程具备马尔可夫性的必要条件 | 第91-92页 |
第四节 利率模型的马尔可夫性 | 第92-97页 |
一、 马尔可夫过程 | 第92-93页 |
二、 Carverhill与L-R-S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三、 对波动率结构的其它限制方式 | 第94-95页 |
四、 HJM模型的应用步骤 | 第95-97页 |
第五节 HJM模型的新进展—随机弦振动模型 | 第97-99页 |
一、 随机弦振动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97-98页 |
二、 随机弦振动模型的特征 | 第98-99页 |
第八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99-109页 |
第一节 均值回复性的实证分析 | 第99-101页 |
一、 漂移项的斜率是否小于零 | 第100页 |
二、 漂移项的斜率是否与利率水平成线性关系 | 第100-101页 |
第二节 冲击项的波动性实证分析 | 第101-103页 |
一、 固定波动弹性模型 | 第101-102页 |
二、 利率水平效应和信息效应 | 第102-103页 |
第三节 多因素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103-105页 |
一、 随机波动模型检验 | 第103-104页 |
二、 仿射多因素模型 | 第104-105页 |
第四节 利率期限模型的选择分析 | 第105-109页 |
一、 扩散系数σ_r的确定 | 第106-107页 |
二、 扩散系数和风险的市场价格的确定 | 第107-108页 |
三、 期限结构模型的选择 | 第108-109页 |
第九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最新进展 | 第109-121页 |
第一节 市场模型 | 第109-113页 |
一、 市场模型概述 | 第109-110页 |
二、 市场模型的形式 | 第110-112页 |
三、 消除远期利率的无界性 | 第112页 |
四、 市场模型评价 | 第112-113页 |
第二节 无限维模型 | 第113-114页 |
第三节 定价核方法 | 第114-116页 |
第四节 随机跳跃过程模型 | 第116-118页 |
一、 Poisson过程 | 第116-117页 |
二、 Levy过程 | 第117-118页 |
第五节 随机折现因子理论 | 第118-121页 |
一、 时间序列M_t | 第118-120页 |
二、 随机折现因子模型的特征 | 第120-121页 |
第十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在利率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 | 第121-140页 |
第一节 完备市场的自我融资策略 | 第121-126页 |
一、 离散时间下的市场完备性 | 第122-124页 |
二、 连续时间下的市场完备性 | 第124-125页 |
三、 连续时间下交易策略(φ_t,ψ_t)的确定 | 第125-126页 |
第二节 利率衍生品定价—PDE法 | 第126-131页 |
一、 PDE法概述 | 第126-127页 |
二、 常用模型示例 | 第127-129页 |
三、 利率上限与利率互换的定价 | 第129页 |
四、 附息债券期权的定价 | 第129-130页 |
五、 多因素模型下的利率衍生品定价 | 第130-131页 |
第三节 离散时间下的鞅方法定价 | 第131-134页 |
一、 Ho-Lee模型下的鞅定价方法 | 第131-134页 |
二、 Ho-Lee模型下利率衍生品的定价公式 | 第134页 |
第四节 连续时间下的鞅定价方法 | 第134-140页 |
一、 连续时间下的鞅过程 | 第135-136页 |
二、 PDE法和鞅方法的等价性 | 第136-137页 |
三、 具有多次支付的利率衍生品定价 | 第137-138页 |
四、 债券期权的定价公式 | 第138-140页 |
第十一章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在资产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 第140-157页 |
第一节 计算方法 | 第140-145页 |
第二节 R-S模型应用于资产配置过程 | 第145-150页 |
一、 模型设定 | 第145-147页 |
二、 利率过程的样本路径 | 第147-148页 |
三、 优化问题 | 第148-150页 |
第三节 HJM模型类应用于债券组合免疫过程 | 第150-157页 |
一、 单因素HJM模型 | 第150-152页 |
二、 Ho-Lee模型下的免疫过程 | 第152-153页 |
三、 双因素HJM模型的免疫方法 | 第153-155页 |
四、 R-S模型在免疫中的应用 | 第155-157页 |
附录 | 第157-159页 |
结束语 | 第159-160页 |
参考书目 | 第160-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