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5页
1 绪论第15-22页
 1.1 问题背景第15-17页
 1.2 心理学介入CIS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17-19页
  1.2.1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心理学介入CIS研究提供了理论可能性第17-18页
  1.2.2 当代心理学从个体研究向组织研究包括组织CIS研究扩展具有客观必然性第18-19页
 1.3 本研究的基本构想第19-22页
  1.3.1 理论假设第19-20页
  1.3.2 研究设计第20-21页
  1.3.3 本研究的科学价值第21页
  1.3.4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第21-22页
2 对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第22-55页
 2.1 对理念的界定第22-25页
  2.1.1 理念的汉语词源及在《辞海》中的解释第22页
  2.1.2 MI的含义第22-25页
 2.2 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以理念识别为核心的企业识别论科学化的重要基础第25-28页
 2.3 不同科学维度中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第28-41页
  2.3.1 经济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第28-31页
  2.3.2 管理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第31-34页
  2.3.3 文化学(尤其是企业文化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第34-36页
  2.3.4 品牌论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第36-37页
  2.3.5 系统科学维度(主要是管理熵、耗散结构论)中的企业理念及其价值研究审视第37-41页
 2.4 美、日、中理念文化的比较第41-55页
  2.4.1 美国理念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第41-44页
  2.4.2 日本理念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第44-48页
  2.4.3 中国企业理念文化第48-55页
3 中国企业理念的现状及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第55-90页
 3.1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与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关系研究第55-61页
  3.1.1 方法第55-56页
  3.1.2 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3.1.3 讨论第59-61页
 3.2 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及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研究第61-69页
  3.2.1 方法第61-62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62-65页
  3.2.3 讨论第65-69页
 3.3 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第69-82页
  3.3.1 方法第69页
  3.3.2 企业理念调查问卷的编制第69-71页
  3.3.3 结果与分析第71-80页
  3.3.4 讨论第80-82页
 3.4 企业理念传播研究第82-90页
  3.4.1 研究1  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第82-88页
  3.4.2 研究2  外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第88-90页
4 对中国企业理念导入的理性探索第90-125页
 4.1 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导入的关系第90-96页
  4.1.1 对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关系的一般性考察第90-91页
  4.1.2 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辩证关系的四种形式第91-94页
  4.1.3 企业理念导入提升企业实力的途径第94-95页
  4.1.4 企业理念对企业实力影响的相对性第95-96页
 4.2 企业理念导入的原则第96-105页
  4.2.1 个性化原则第96-97页
  4.2.2 创新性原则第97-98页
  4.2.3 行业性原则第98-99页
  4.2.4 开放性原则第99页
  4.2.5 时代性原则第99-101页
  4.2.6 民族性和世界性原则第101-102页
  4.2.7 激励性原则第102-103页
  4.2.8 抽象性原则第103-104页
  4.2.9 系统性原则第104页
  4.2.10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第104-105页
 4.3 中国企业理念导入的形式第105-110页
  4.3.1 专家推入第106-108页
  4.3.2 组织跨入第108-109页
  4.3.3 专家领入第109-110页
 4.4 企业理念的诠释与传播第110-120页
  4.4.1 企业理念的诠释第110-112页
  4.4.2 企业理念的同化与传播第112-120页
 4.5 理念导入是组织过程个性化与同一化趋势的基础环节第120-125页
  4.5.1 社会组织的个性化与同一化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第120-121页
  4.5.2 企业理念的个性化、同一化及其关系第121-125页
附录第125-143页
 1.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与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关系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第125-129页
 2. 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及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第129-131页
 3. 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第131-141页
 4. 企业理念传播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第141-14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谢辞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东栎幼苗的外生菌根合成及其生理效应
下一篇:虚拟经济交易费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