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1.1 语音压缩编码发展概况 | 第7-9页 |
1.1.1 数字语音处理 | 第7-8页 |
1.1.2 语音编码的趋势——压缩 | 第8-9页 |
1.1.3 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方向 | 第9页 |
1.2 本研究的设计方案 | 第9-15页 |
1.2.1 压缩算法的选择依据 | 第10-12页 |
1.2.1.1 语音压缩编码的评测要素 | 第10-11页 |
1.2.1.2 ITU-T G.729性能表现 | 第11-12页 |
1.2.2 压缩算法的改进方案 | 第12-15页 |
1.2.2.1 可能的改进方案 | 第12-13页 |
1.2.2.2 本研究采用的改进方案 | 第13-15页 |
第二章 ITU-T G.729语音压缩编码算法 | 第15-30页 |
2.1 G.729的理论基础——语音产生模型 | 第15-18页 |
2.2 G.729编解码算法的基本结构 | 第18-21页 |
2.2.1 编码算法基本结构 | 第18-20页 |
2.2.2 解码算法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3 G.729的主要编码原理 | 第21-29页 |
2.3.1 预处理和后处理 | 第21-22页 |
2.3.2 线性预测(LP)分析 | 第22-25页 |
2.3.2.1 LP分析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2.3.2.2 G.729具体做法 | 第24-25页 |
2.3.3 短时基音(Pitch)估计 | 第25-27页 |
2.3.4 综合滤波 | 第27页 |
2.3.5 感觉加权 | 第27-28页 |
2.3.6 代数码本 | 第28-29页 |
2.4 G.729运算消耗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语音激活检测技术 | 第30-38页 |
3.1 语音激活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0页 |
3.2 语音与背景噪声的特征区别 | 第30-32页 |
3.3 经典的VAD算法参数 | 第32-37页 |
3.3.1 短时能量 | 第32-34页 |
3.3.2 短时过零率 | 第34-35页 |
3.3.3 低频能量 | 第35-37页 |
3.4 经典算法性能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独创的LP-VAD参数及G.729的改进 | 第38-56页 |
4.1 我们所提出的LP-VAD参数 | 第38-46页 |
4.1.1 LP-VAD参数的理论依据 | 第38-42页 |
4.1.2 检测技术的具体实现 | 第42页 |
4.1.3 结果讨论 | 第42-46页 |
4.2 利用基于LP-VAD的检测算法改进G.729 | 第46-56页 |
4.2.1 算法介绍 | 第47-53页 |
4.2.2 定点算法注意事项 | 第53页 |
4.2.3 算法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第五章 用EDA技术实现VAD系统 | 第56-70页 |
5.1 传统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 第56页 |
5.1.1 主要特征 | 第56页 |
5.1.2 局限性 | 第56页 |
5.2 用VHDL语言设计电子系统 | 第56-59页 |
5.2.1 主要特点 | 第57-58页 |
5.2.2 VHDL的优越性 | 第58-59页 |
5.3 VHDL语言基本结构 | 第59-60页 |
5.4 本系统的设计 | 第60-67页 |
5.4.1 设计思路 | 第60-61页 |
5.4.2 系统的模块划分 | 第61-62页 |
5.4.3 各部分具体实现 | 第62-67页 |
5.5 仿真结果 | 第67-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A G.729编解码算法信号流程 | 第76-78页 |
附录B LP-VAD的C程序部分源代码 | 第78-80页 |
附录C 算法的VHDL部分兑现源码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