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

前言第1-14页
第一章  公正的理论第14-22页
 第一节  公正的概念第14-16页
 第二节  公正与正义第16-17页
 第三节  公正与权利第17-19页
 第四节  公正与效益第19-20页
 第五节  公正与诉讼第20页
 第六节  公正与法律第20-22页
第二章  程序公正的理论第22-35页
 第一节  程序概说第22-23页
 第二节  程序与实体法的关系第23-25页
 第三节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程序法不同第25-26页
 第四节  程序公正的概念第26-27页
 第五节  程序公正之特征第27-29页
 第六节  程序公正之形态第29-30页
 第七节  程序公正之比较第30-33页
  一、 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第30-31页
  二、 程序公正与审判公正第31页
  三、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第31-33页
 第八节  司法公正的意义第33-35页
第三章  程序公正的价值第35-60页
 第一节  概 说第35-36页
 第二节  程序公正价值学说第36-42页
  一、 绝对工具主义程序价值理论第37-38页
  二、 相对工具主义程序价值理论第38-39页
  三、 经济效益主义程序价值理论第39-40页
  四、 程序本位主义价值理论第40-41页
  五、 结语第41-42页
 第三节  程序公正的内在价值(目的性价值)第42-45页
 第四节  程序公正的外在价值(工具性价值)第45-50页
  一、 程序结果公正的标准第45-47页
  二、 程序公正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第47-50页
 第五节  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第50-51页
 第六节  程序公正价值之标准第51-54页
  一、 司法独立第51-52页
  二、 当事人权利保障和地位平等第52-53页
  三、 程序公开第53页
  四、 程序科学第53页
  五、 程序文明第53页
  六、 裁判者中立与裁判独立第53-54页
 第七节  程序公正之程序保障机能第54-60页
  一、 概述第54-55页
  二、 程序保障的机能第55-56页
  三、 正统性确保机能第56页
  四、 程序保障之形式第56-58页
  五、 程序保障的界限第58页
  六、 程序保障之准则第58-59页
  七、 结语第59-60页
第四章  程序公正的立法例第60-70页
 第一节  程序公正之起源第60-61页
 第二节  程序公正之产生原因第61页
 第三节  程序公正之宪法保障内容第61-65页
 第四节  程序公正之基准─保障人权第65-67页
 第五节  程序公正之机构─公平法院第67-70页
第五章  程序公正制度理论第70-85页
 第一节  概 说第70-74页
 第二节  程序公正之制度理论第74-76页
 第三节  程序公正之制度第76-78页
 第四节  程序公正之当事人主义内容第78-83页
  一、 概说第78-79页
  二、 证据法则第79-82页
  三、 公判中心第82页
  四、 以第一审为中心第82-83页
 第五节  台湾与大陆民事诉讼法规定第83-85页
  一、 台湾民事诉讼制度之规定第83页
  二、 大陆民事诉讼制度之规定第83-85页
第六章  程序公正之违法证据效力第85-101页
 第一节  概说第85-86页
 第二节  毒树果实理论第86-90页
  一、 概念第86-87页
  二、 理论基础第87-88页
  三、 理论之例外第88-90页
 第三节  证据之排除第90-101页
  一、 关于陈述证据第90-94页
  二、 被告以外之供述证据第94-96页
  三、 关于物的证据(非供述证据)第96-97页
  四、 窃听证据第97-98页
  五、 测谎证据第98-101页
第七章  程序公正之诉讼经济理论第101-130页
 第一节  概说第101-105页
  一、 要求迅速裁判第103页
  二、 减少审级程序第103页
  三、 加强简易程序之功能第103-104页
  四、 简化判决书之制作格式第104页
  五、 减轻上诉审法院之负担第104-105页
 第二节  民事集中审理制度第105-113页
  一、 概述第105-106页
  二、 各国之立法例第106-108页
  三、 “集中审理主义”之功能第108-109页
  四、 台湾民事诉讼法采行“集中审理主义”之规定第109-111页
  五、 大陆关于民事诉讼“集中审理主义”之规定第111-113页
 第三节  民事简易诉讼程序、小额诉讼制度第113-128页
  一、 概述第113页
  二、 简易诉讼程序第113-116页
  三、 简易诉讼程序有否探讨小额诉讼制度之必要第116-117页
  四、 简易诉讼程序与小额诉讼制度之差异第117-120页
  五、 小额诉讼制度立法之必要性第120-121页
  六、 小额诉讼制度规定之方式第121页
  七、 台湾关于小额诉讼程序之规定第121-125页
  八、 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修正第125-128页
 第四节  大陆民事简易诉讼程序之规定第128-130页
  一、 概说第128页
  二、 简易程序之范围第128页
  三、 简易程序之简化第128-130页
第八章  民事诉讼法关于程序公正的规定第130-158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第130-133页
  一、 概述第130-131页
  二、 基本原则第131-133页
 第二节  大陆民事诉讼法程序内容第133-151页
  一、 起诉第133-136页
  二、 回避制度第136-139页
  三、 审前准备程序第139-143页
  四、 举证责任第143-147页
  五、 调解第147-150页
  六、 判决第150-151页
 七、 执行第151-154页
 第三节  台湾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改革第154-158页
  一、 修正自由顺序主义,改采适时提出主义(诉讼经济)第154页
  二、 扩大阐明权之范围,防止突袭性裁判(程序公正)第154页
  三、 修正诉状应记载事项,以明确审判及攻防对象,并加强保障当事人权益(诉讼经济)第154页
  四、 扩大得提起将来给付之诉及确认之诉之范围,放宽诉之变更、追加及反诉之限制,俾扩大诉讼制度解决纷争之功能(诉讼经济)第154-155页
  五、 实准备程序,增订书状先行、整理并协议简化争点程序,促进审理集中化(诉讼经济)第155-156页
  六、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以符合公平正义(程序公正)第156页
  七、 充实证据调查程序,保障当事人之程序权,避免发生突袭性裁判(程序公正)第156-157页
  八、 增设当事人讯问制度(程序公正)第157-158页
第九章  结论第158-165页
 一、 概述第158页
 二、 司法革新第158-159页
 三、 司法诚信第159页
 四、 司法公正第159-160页
 五、 诉讼公正第160页
 六、 实体公正第160-161页
 七、 程序公正第161页
 八、 诉讼经济(诉讼促进)第161-162页
 九、 司法改革制度第162-163页
 十、 加强司法人员之教育司法改革第163-1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5-171页
后 记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员工分配公平感及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