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乡镇自治改革取向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6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页
   ·本文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第14-16页
     ·分析框架第14-15页
     ·分析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我国乡镇政权的历史沿革第16-22页
   ·古代中国的乡级体制第16-17页
     ·乡级建制的初期(公元前771-公元581 年)第16页
     ·乡级建制的中期(公元581-1840 年)第16-17页
   ·近代中国的乡级体制(公元1840-1949 年)第17-19页
     ·清末、民国的乡级体制第17-18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的乡镇基层政权第18-19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乡级建制(公元1949 年至今)第19-22页
     ·建立乡镇人民政府阶段(公元1949-1958 年)第19-20页
     ·人民公社阶段(公元1958-1982 年)第20页
     ·乡政村治阶段(公元1982 年至今)第20-22页
第3章 我国乡镇体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第22-31页
   ·我国现行乡镇体制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乡镇机构臃肿重叠第23页
     ·乡镇财政危机第23-24页
     ·行政效率低下第24页
     ·乡镇政府和官员行为失范第24页
     ·干群关系日渐疏远第24-25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第25页
   ·现行乡镇体制弊端的深层次原因第25-28页
     ·全能型政府模式第25-26页
     ·乡镇体制冲突第26-27页
     ·县乡间的压力型体制第27-28页
     ·基层民主的缺乏第28页
   ·新世纪我国乡镇体制面临的新挑战第28-31页
     ·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挑战第29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第29-31页
第4章 乡镇自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第31-40页
   ·乡镇自治的理论依据第31-34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治公社的理论第31-32页
     ·中国的民主思想第32-33页
     ·现代西方的治理理论第33-34页
   ·乡镇自治的现实依据第34-39页
     ·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第34-35页
     ·农村民主政治的日益进步第35-37页
     ·农村公民社会的快速崛起第37-38页
     ·农村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第38-39页
   ·乡镇自治改革的意义第39-40页
第5章 乡镇自治的制度设计第40-48页
   ·乡镇自治体的职能创新第40-42页
   ·乡镇自治体的组织创新第42-43页
     ·乡镇自治体的组织设置第42页
     ·乡镇自治体的组织关系第42-43页
     ·乡(镇)属机构的整合第43页
   ·乡镇自治中的制度创新第43-48页
     ·转变乡镇党委的领导方式第44页
     ·加强乡(镇)民代表大会建设第44页
     ·改革乡镇领导人的产生办法第44-46页
     ·构建新型的乡镇民主合作体制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交流问题研究
下一篇: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