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柴油机排放污染及生成机理 | 第9-16页 |
·柴油机有害排放污染及危害 | 第9-12页 |
·废气成分 | 第9-10页 |
·有害排放成分的危害 | 第10-12页 |
·生成机理 | 第12-15页 |
·有害气体的生成 | 第12-13页 |
·微粒的生成 | 第13-15页 |
·臭味的生成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16-19页 |
·UIC 颁布的废气排放极限值 | 第16页 |
·欧盟执行的排放标准 | 第16-17页 |
·国内排放法规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的因素 | 第19-29页 |
·燃料 | 第19-20页 |
·喷油正时 | 第20-21页 |
·喷油系统 | 第21-22页 |
·燃烧方式和燃烧室形状 | 第22-27页 |
·气流组织和多气门技术 | 第27页 |
·增压对排放的影响 | 第27页 |
·过量空气系数对排放的影响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燃烧系统的改进及典型应用 | 第29-32页 |
·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 第29-30页 |
·间接喷射式燃烧室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燃油喷射系统的改进及典型应用 | 第32-42页 |
·适当的喷油正时 | 第32-33页 |
·合理的喷油规律 | 第33-34页 |
·提高喷油速率 | 第34-35页 |
·应用预喷射 | 第35-36页 |
·采用多段喷射 | 第36页 |
·提高喷油压力 | 第36-39页 |
·应用高性能的喷油器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应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及典型应用 | 第42-55页 |
·概述 | 第42-49页 |
·循环喷油量的控制 | 第49页 |
·喷油提前角的控制 | 第49-50页 |
·电控共轨喷油系统 | 第50-54页 |
·原理 | 第51页 |
·工作过程 | 第51-53页 |
·优点及对排放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进气系统的改进及典型应用 | 第55-60页 |
·合理组织进气涡流 | 第55-56页 |
·应用多气门技术 | 第56-57页 |
·应用增压中冷技术 | 第57-58页 |
·设置废气再循环系统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八章 燃料的改良及典型应用 | 第60-64页 |
·燃料的改质 | 第60页 |
·燃油中加入添加剂 | 第60-61页 |
·新型超洁净替代燃料二甲醚(DME) | 第61-62页 |
·水乳化柴油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九章 排气后处理技术及典型应用 | 第64-73页 |
·催化净化技术 | 第64-65页 |
·微粒物机外净化方法 | 第65-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