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敞车论文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70t级新型通用敞车抗疲劳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虚拟样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1-14页
   ·研制70t级新型通用敞车的意义第14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第16-27页
   ·疲劳寿命预测的理论基础第16-20页
     ·疲劳载荷第16-18页
     ·材料的S-N 曲线第18-19页
     ·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原理第19-20页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第20-26页
     ·基于有限元法的强度及刚度分析第22-24页
     ·基于有限元法的模态分析第24-25页
     ·基于有限元法的疲劳寿命预测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性能仿真中建模的若干问题第27-36页
   ·单元的选择第29-30页
   ·边界条件的选择第30-33页
   ·查找模型中的错误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AAR 标准的疲劳寿命预测技术第36-45页
   ·AAR 标准的抗疲劳设计技术路线及方法第36-43页
     ·AAR 标准提供的焊接接头的材料疲劳特性曲线第37-40页
     ·AAR 标准线路载荷谱第40-42页
     ·AAR 标准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42-43页
   ·基于 AAR 标准疲劳寿命预测的可靠性仿真系统软件简介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70t 级新型通用敞车抗疲劳设计第45-71页
   ·70t级新型通用敞车有限元模型第45-47页
     ·主要结构简介及参数第45-46页
     ·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70t 级新型通用敞车强度计算及结果第47-53页
   ·70t 级新型通用敞车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第53-56页
   ·70t 级新型通用敞车抗疲劳设计第56-70页
     ·分析软件简介第56-58页
     ·疲劳评估第5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总结第71页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
下一篇:16V280ZJ型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改进及模拟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