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骗行政许可撤销后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许可撤销后的法律责任 | 第12-25页 |
第一节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 第12-23页 |
一、责任的前提——真实性审查义务的存在及违反 | 第12-19页 |
二、责任的形式 | 第19-23页 |
第二节 行政许可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 第23-25页 |
一、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 | 第23页 |
二、行政处罚 | 第23-24页 |
三、其他行政法律责任 | 第24-25页 |
四、民事赔偿责任 | 第25页 |
第二章 许可撤销后依许可签订的民事合同效力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判断许可撤销后民事合同效力的标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许可撤销后民事合同的效力 | 第27-32页 |
一、许可撤销后民事合同无效 | 第27-30页 |
二、许可撤销后民事合同的变更、撤销 | 第30-32页 |
三、许可撤销后民事合同有效 | 第32页 |
第三章 许可撤销后持证人获得利益处理问题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持证人获得利益处理之实体法规定 | 第33-36页 |
一、作“没收违法所得”处理 | 第33-35页 |
二、不“没收”,作其他处理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收益处理之困境 | 第36-40页 |
一、“违法所得”的界定和计算 | 第37-39页 |
二、未区分违法所得来源 | 第39-40页 |
三、处理方式不一 | 第40页 |
第三节 没收收益之反思 | 第40-42页 |
一、没收是否必要 | 第40-41页 |
二、行政许可补正之适用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受欺骗行政许可行为的补正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受欺骗行政许可补正的原因 | 第43-46页 |
一、国外(或地区)行政行为补正理论 | 第43-45页 |
二、我国法律法规对受欺骗行政许可补正之规定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补正需考虑的因素 | 第46-50页 |
一、被许可事项的类型 | 第47页 |
二、持证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实际影响 | 第47-48页 |
三、撤销的成本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