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法之卡特尔宽恕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卡特尔宽恕制度概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宽恕制度的概念和原理 | 第12-14页 |
一、宽恕制度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宽恕制度的原理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宽恕制度适用的行为 | 第14-18页 |
一、宽恕制度仅适用卡特尔行为 | 第14-15页 |
二、宽恕制度适用卡特尔的原因 | 第15-18页 |
第三节 宽恕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8-21页 |
一、宽恕制度发展纵向概览 | 第18-19页 |
二、宽恕制度发展横向概览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宽恕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 第21-23页 |
一、威慑理念 | 第21-22页 |
二、威慑下之宽恕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宽恕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3-29页 |
一、宽恕制度之于公司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4-25页 |
二、宽恕制度之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法经济分析 | 第25-27页 |
三、宽恕制度之于社会经济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宽恕制度的适用 | 第29-48页 |
第一节 宽恕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9-40页 |
一、行政责任的宽恕 | 第29-34页 |
二、刑事责任的宽恕 | 第34-39页 |
三、民事责任的宽恕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宽恕制度的适用对象 | 第40-44页 |
一、公司宽恕制度 | 第41-43页 |
二、个人宽恕制度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宽恕制度适用的透明度 | 第44-48页 |
一、重要证据界定之必要 | 第44-45页 |
二、主犯、从犯区分之必要 | 第45-46页 |
三、区分情形之必要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宽恕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 | 第48-59页 |
第一节 惩罚性损害赔偿责任的设立 | 第48-51页 |
一、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缺失 | 第48页 |
二、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效用 | 第48-50页 |
三、惩罚性损害赔偿对宽恕制度的保障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私人诉讼的引入 | 第51-55页 |
一、私人诉讼的缺失 | 第51-52页 |
二、私人诉讼的效用 | 第52-54页 |
三、私人诉讼对宽恕制度的保障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刑事制裁的设立 | 第55-59页 |
一、刑事制裁的缺失 | 第55页 |
二、刑事制裁的必要性 | 第55-56页 |
三、刑事制裁对宽恕制度的保障 | 第56-59页 |
结束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9页 |